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其十》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其十》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二载违枌社,全家客帝都。

浊醪充上顿,清俸付中厨。

亲老唯须养,皇恩讵敢孤。

逍遥处山泽,未忍学仙臞。

(0)
翻译
两年来远离家乡和社区,全家人都成了京都的客人。
粗劣的酒只够招待上等宾客,微薄的薪水供给家中日常开销。
父母年迈需要精心赡养,皇上的恩典怎敢独自承受。
我虽然向往在山林湖泽间自在生活,但还不想就这样轻易学做瘦削的仙人。
注释
二载:两年。
违:离开。
枌社:家乡社区。
全家:全家人都。
客:作为客人。
浊醪:劣质的酒。
上顿:上等宾客。
清俸:微薄的薪水。
中厨:家中日常开销。
亲老:父母年迈。
唯须:只须。
养:赡养。
皇恩:皇上的恩典。
孤:独自。
逍遥:自由自在。
山泽:山林湖泽。
忍:忍心。
学:学习。
仙臞:瘦削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中的第十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两年,在京城为官的生活状态和感慨。首句“二载违枌社”描绘了诗人离家已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家客帝都”则强调了全家在外为官的境况。

“浊醪充上顿,清俸付中厨”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仍然珍惜清廉的俸禄,体现出他的廉洁自律。接着,“亲老唯须养,皇恩讵敢孤”表达了诗人对家中老亲的孝顺以及对皇恩的敬畏,不敢辜负朝廷的期望。

最后两句“逍遥处山泽,未忍学仙臞”,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官场,但仍向往山林生活,不愿过于消瘦(“臞”指瘦弱),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又有对仕途责任的担当,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其六

遁迹棉兰又几秋,一枝栖息自为谋。

挥毫合署中书老,执卷权封小邺侯。

文教覃敷苏岛遍,战云闪烁杞人忧。

风潮阻住来时路,有客栖迟海尽头。

(0)

三叠前韵·其一

圣门弟子多官鲁,公亦曾驱历下车。

紫诏九重登上考,黄图一瞥复中华。

斯民岂尽皆吾责?君子无恒咏尔嗟!

一角清源娱老地,山中岁月尚堪赊。

(0)

和陈丈剑门新秋偶兴呈菽庄主人原韵·其三

国运初基众竞趋,相公物望纸新糊。

羊头换去将军印,骥尾吹来处士竽。

何物有灵惟阿堵,无言解闷此葫芦!

问天已醉吾何醒?隶入高阳作酒徒。

(0)

游山过九龙岭,夜宿双坪·其二

踏遍山重叠,峰回路转深。

鸟声分下上,树色半晴阴。

尘世无常住,仙源不可寻。

樵山渔水者,从此结知音。

(0)

和陈忏真原韵·其二

忍死难争没世名,从前始悔领专城。

乾坤到此消清气,文字多应变徵声。

杜甫自怜穿短褐,终军莫再请长缨!

思焚笔砚归山去,遁迹渔樵过此生。

(0)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其一

岭南凫舄入清漳,冯妇车前攘臂将。

自顾微官伤潦倒,幸逢大雅肃趋跄。

去思民定知羊祜,伟绩公曾佐鲁阳。

春水绿波伤别地,桥头柳色绽新黄!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