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全文
清 / 郭伦伍   形式: 对联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

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的生活态度与环境,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知机且养到虚心”,点明了智者对于时机的把握和内心的修养。这里的“知机”指的是洞察事物的关键时刻,“养到虚心”则是指通过修炼达到内心空灵的状态,不为外物所动,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句诗体现了智者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清醒与宁静的能力。

次句“竹立园林堪节取”,描述了智者的居住环境——周围环绕着翠竹,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雅致的小天地。这里的“竹”不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也寓意着智者追求的简约、高洁的生活方式。“堪节取”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高度赞赏与向往,暗示了智者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精神养分,以竹为伴,修身养性。

第三句“如愿得春风满眼”,进一步展现了智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春风”既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春风吹拂,也象征着内心的温暖与希望。智者渴望在眼中看到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乐观与期待的态度。

最后一句“梅传驿路带香来”,以梅花作为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智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传驿路带香来”则意味着智者的美德如同梅花之香,不仅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散发,还能传递给他人,影响周围的世界。这句诗体现了智者不仅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更致力于将这份美好传播开来,影响更多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智者的生活态度、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郭伦伍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章正字道正新居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

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

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车马过从已有尘。

(0)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0)

追感往事五首·其二

世事纷纷过眼新,九衢依旧涨红尘。

桃花梦破刘郎老,燕麦摇风别是春。

(0)

鹧鸪天·其十一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

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

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0)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0)

杂诗七首·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