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同方朔,机微似幸灵。
囊中万金药,机上九仙经。
虚静孤猿噪,支离病鹤形。
子云称隐德,于此识沉冥。
调笑同方朔,机微似幸灵。
囊中万金药,机上九仙经。
虚静孤猿噪,支离病鹤形。
子云称隐德,于此识沉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次韵博古赠王道人》。诗中以调笑方朔、机微似幸灵开篇,巧妙地将人物与神话传说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通过“囊中万金药,机上九仙经”描绘了王道人拥有珍贵的养生秘籍,暗示其深谙道术,具有非凡的修为。而后,“虚静孤猿噪,支离病鹤形”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形象地刻画了王道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状态,表现出其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子云称隐德,于此识沉冥”则引用了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典故,赞美王道人如同子云般,虽隐居但德行高远,令人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王道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和超凡的修为,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崇敬之情。沈辽以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道人形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前舟半出垂杨港,儿子把篙翁撒网。
后舟儿小未能篙,媪自哺雏斜刺舫。
何处两生来看鱼,野服纶巾意森爽。
路穷有叟独施罛,短策惊鱼水声响。
隔岸谁家盖茆竹,轩楹阒寂无来往。
临溪晒网不知收,斜日欲归天莽苍。
去年我作月宫游,此景西湖恣探赏。
归来和月剪并刀,得此一泓宽梦想。
日长弄扇忽成眠,第一桥边荡兰桨。
觉来风雨浪粘天,急唤小舟真欲上。
篱日疏疏暖薄寒,檐沟无语晓庭乾。
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