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儿如许,前瞻祖自然。
诗书三世验,乡党一辞贤。
遂失升堂愿,徒供相柩篇。
吾衰真久矣,祇此亦关天。
后有儿如许,前瞻祖自然。
诗书三世验,乡党一辞贤。
遂失升堂愿,徒供相柩篇。
吾衰真久矣,祇此亦关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他的父亲著作之父文思判院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忧虑和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后有儿如许",诗人感慨后辈的成长,希望他们能继承家业,延续书香门第;
"前瞻祖自然",则暗示家族精神源自祖先,要遵循自然的教诲和传统;
"诗书三世验",强调家族三代人对诗书的重视和传承,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乡党一辞贤",赞誉父亲在乡里的德行,是乡亲们公认的贤者。
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表达了未能亲眼看到儿子们成长到能够光大门楣的遗憾,"遂失升堂愿",升堂是指子孙成才,自己却无法见证;
"徒供相柩篇",意为自己只能写挽歌来悼念,未能亲身参与庆祝他们的成就。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吾衰真久矣",并意识到这不仅关乎个人,也关系到家族的未来,"祇此亦关天",表达出对家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家族未来的期望与责任。
娇莺含得未。正眠灯风收,繁心低缀。
薄晕微赪,学玉窗匀面,粉淹脂泪。
悄探芳期,先占了、沿溪桃李。
无语销魂,偷折斜枝,下阶游戏。休触蜂须飞坠。
到细数圆珠,好春流水。
翠沼深深,照一庭胧月,暖香吹碎。
记挽单衫,相送懒、难醒残醉。
隔著重帘花下,瞢腾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