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二赋琴志楼诗并寄由甫感其相爱作此答之》
《范二赋琴志楼诗并寄由甫感其相爱作此答之》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古风

走昔万事不挂眼,黄金散尽千无忧。

西蹑峨眉眺雪岭,东登泰岱观瀛洲。

途穷日暮一掉头,匡庐来弄松风秋。

不能专城且专壑,有此木末三间楼。

阿父悬车不出户,板舆自奉安仁母。

杜陵弟妹黔娄妻,相携共入云深处。

屏风宴坐百重霞,布水经行四时雨。

此福差堪傲世人,全家冰雪清忘暑。

名山重到忽经春,旧雨陈侯君雨新。

忆弟每看三峡月,思亲常对五峰云。

君家门外浮天水,门内三龙头腹尾。

楼船过汝不相闻,握手神州几千里。

两家兄弟感天末,嗟我与君皆仲子。

我兄已殁十九年,惟余我弟私相怜。

知君三人亦共命,梦飞海色迷吴燕。

山楼十日共欢谑,阑干坐懒岩花落。

屐齿千峰异笑啼,酒杯万古同哀乐。

君言龙眠山水幽,意拟移家住灊霍。

后者三茅前二匡,他年姓氏都成岳。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易顺鼎所作,题为《范二赋琴志楼诗并寄由甫感其相爱作此答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首句“走昔万事不挂眼,黄金散尽千无忧”体现了诗人过去的洒脱和对物质的淡泊。接下来通过游历名山,如峨眉、泰山,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提到自己虽不能在城市中担任要职,却能在山林中享受宁静,居住在木末三间楼,生活简朴而自在。家庭和睦,父母、弟妹共享清贫中的乐趣,屏风宴坐,四季如春,令人羡慕。诗人感叹与友人的情感深厚,回忆过往,思念亲人,期待着与友人共赏山水,共享欢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想象友人范二欲搬家至山水幽美的地方,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祝福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结尾处,诗人感慨两家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兄长的怀念,以及对友人一家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理想,也展现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彦集奉檄归省示及佳篇次韵奉酬呈诸兄友

游子思亲久聚粮,不堪官里簿书忙。

平生况少鹰鹯意,此日尤惭时世妆。

腊雪未消欢奉檄,春风初转喜还乡。

上堂佳庆从容问,一釂何妨累十觞。

(0)

挽汪端明三首·其一

圣王兴炎运,明公起妙年。

材推汉庭右,学自北方传。

出入丹心壮,安危素发鲜。

空馀题剑在,光烛旧林泉。

(0)

云谷杂诗十二首·其九修书

紬书厌尘累,执简投云关。

灵钥启玄秘,萧斧锄幽奸。

书成莫示人,留置此山间。

(0)

云谷二十六咏·其二十五中溪

南下东岭阿,云是中溪道。

岩树爱樛枝,石田悲蔓草。

(0)

云谷二十六咏·其十山楹

山楹一怅望,恨此云迷谷。

仙人不可期,缥缈双髻绿。

(0)

云谷二十六咏·其六杉径

南起云关口,萦纡上草堂。

天风发清籁,山月度寒光。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