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起云关口,萦纡上草堂。
天风发清籁,山月度寒光。
南起云关口,萦纡上草堂。
天风发清籁,山月度寒光。
这首诗描绘了云谷深处的一段杉木小径,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之美。
首句“南起云关口”,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云关作为起点,暗示了路径的蜿蜒曲折和远离尘嚣的隐秘。接着,“萦纡上草堂”一句,通过“萦纡”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小径的蜿蜒曲折,仿佛一条细线在山间盘旋上升,最终通向了草堂,给人以探索未知的期待感。
“天风发清籁”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不仅描绘了风吹过杉树时发出的清脆声响,还暗含了风的清凉与纯净,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山月度寒光”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山中之月如同悬挂于夜空的明珠,洒下一片寒光,为这静谧的旅程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云关”、“草堂”、“天风”、“山月”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隐逸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莓苔风雨旧诗留,十七年前鬓未秋。
岩桂拂云篁竹拱,树犹如此一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