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吹断楚山青,一曲泠泠思欲沈。
自古解人偏薄命,从来绝调少知音。
秋高雁落平沙远,夜静龙吟大泽深。
谁信灵弦多变徵,荒台戎马最关心。
江风吹断楚山青,一曲泠泠思欲沈。
自古解人偏薄命,从来绝调少知音。
秋高雁落平沙远,夜静龙吟大泽深。
谁信灵弦多变徵,荒台戎马最关心。
这首诗以景起兴,描绘了江风拂过楚山,泠泠琴声引发深远思绪的画面,暗示了伯牙与子期般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诗人感慨自古以来,真正理解并欣赏高妙音乐的人往往命运多舛,知音难觅。秋天的雁阵消失在遥远的沙滩,夜晚的龙吟回荡在深邃的湖泽,更显出孤独与寂寥。
接着,诗人借伯牙台之名,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在乱世中仍怀揣音乐情怀的人物的敬意,他们即使身处荒凉的战场,心中仍牵挂着音乐的悲欢。最后一句“谁信灵弦多变徵,荒台戎马最关心”揭示了诗人对音乐超越世俗价值的理解,即使在战乱之中,音乐的力量和情感深度依然触动人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伯牙台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沉思,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我生甲申岁,同岁知几人。
十中无一在,使我涕陨巾。
尝试屈指数,谁登要路津。
不过五六辈,踪迹半已陈。
其一最先达,进为国大臣。
宠荣无与比,近亦以讣闻。
顾我何为者,本是陇亩民。
持橐已过分,寿更近七旬。
独恨苦拘缚,归志不得申。
天复放我归,遂此自由身。
湖山堪寓目,风月足怡神。
有花我共醉,有鸟助我吟。
若不自娱乐,开口对芳辰。
却恐泉下客,笑我浪苦辛。
虽生亦何益,徒负百年春。
报言宗族竞寻芳,共到吾庐赏海棠。
亭下定知春烂熳,花间想见醉淋浪。
长年心著神仙窟,此日身縻云水乡。
苦恨欲归无羽翼,夜深魂梦只悠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