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亭待月·其二》
《池亭待月·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不寐池塘夜,萧萧夏木重。

亭虚风趁客,水净月随侬。

蛙喜鸣如吹,蝉饥语似蛩。

一区真自足,何地肯相容。

(0)
翻译
夜晚难以入眠,池塘边传来夏木摇曳声。
凉风吹过空荡的亭子,伴随着清澈水面的月影随我而动。
青蛙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吹奏乐曲,蝉饿得叫声像蛩虫一般。
身处这一片宁静之地,我感到满足,何处还能找到如此接纳我的地方呢?
注释
不寐:无法入睡。
池塘:水塘。
萧萧:形容树木摇曳的声音。
夏木:夏天的树木。
亭虚:空旷的亭子。
风趁客:风似乎特意迎合客人(指诗人)。
水净:水面清澈。
月随侬:月亮仿佛随着诗人的意愿移动。
蛙喜:青蛙高兴地鸣叫。
蝉饥:蝉因饥饿而鸣叫。
语似蛩:叫声像蛩虫一样。
一区:一片区域,此处指宁静之地。
真自足:真正感到满足。
何地:哪里。
相容:接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不寐池塘夜,萧萧夏木重"表达了在一个无眠之夜,在清凉的池塘边,树叶之间的风声如细雨般轻柔而又浓密,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深远的氛围。"亭虚风趁客,水净月随侬"则描写了诗人在空旷的亭中等待夜晚,微风吹拂过游人的衣衫,而清澈的池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光,这个场景极富画意。

接下来的两句"蛙喜鸣如吹,蝉饥语似蛩"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之声,如同音乐一般和谐。蛙声如风中轻柔的呼唤,而蝉鸣则仿佛是某种饥饿的声音,但在诗人笔下却变成了美妙的对话。

最后两句"一区真自足,何地肯相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宁静小区的满足和喜悦,这里不需要其他任何地方的陪伴,每一处都是完美无缺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瞻六堂即事十首·其二

往迹悠悠几许,浮生攘攘何心。

无边树色远近,不尽溪流浅深。

(0)

九日

梧叶无风亦落,菊花带雨犹开。

那堪此日憔悴,更被笛声吹来。

(0)

雪霁和雪樵韵

云收雪霁晓烟平,重叠苍峦玉削成。

晓日初闻岩树影,微风忽泻涧泉声。

映阶草色千层碧,入户波光一片明。

藜杖负春知几度,跏趺对客倍关情。

(0)

使舟归泊金陵遇旧馆人以便面索书走笔赋赠

五年不见中常忆,一别于今经几期。

我已居然髯似戟,君胡能不鬓如丝。

三山云物成今昔,六代烟花异岁时。

屈指江帆归去路,空令客思易凄其。

(0)

白鹤峰谒苏文忠祠

峰前鹤去晚霞收,逐客行踪不可留。

一代奇才沦玉局,三年春梦醉罗浮。

南楼初日浮金晕,北户长江舞砌流。

一盏寒泉心欲荐,蛮烟野菊未经秋。

(0)

有欲得予姓名为寿撰者漫占谢之

高卧何如百尺楼,春生池草亦忘忧。

管宁若傲先浮海,庞德惟知不入州。

窥果石林猿和啸,看花樵径鹿同游。

埋名深畏山犹浅,休道青门有故侯。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