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水寒潭芦荻苍,汀沙白露欲为霜。
晚荷几朵支欹影,风韵今朝挹冷香。
潦水寒潭芦荻苍,汀沙白露欲为霜。
晚荷几朵支欹影,风韵今朝挹冷香。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冷香亭畔的静谧景象。诗人以“潦水寒潭芦荻苍,汀沙白露欲为霜”开篇,通过“潦水”、“寒潭”、“芦荻”、“汀沙”、“白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水长天、芦苇苍茫、露气凝霜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接着,“晚荷几朵支欹影,风韵今朝挹冷香”两句,将视线聚焦于亭边的荷花,虽已近黄昏,但几朵残荷依然挺立,其枝叶倾斜,映照在水面上,风姿绰约,散发出阵阵冷香,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雅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嗅觉意象,如“寒潭”、“白露”、“冷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作品以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秋日韵味。
正带梦、流莺碎语。似诉帘间,已收宿雨。
此日墙头,花枝定是招行旅。
风光何处,总在斜桥极浦。
看才过收灯,却又是林边,春笋将努。
倚帘曾暗许,锦鳞来太迟暮。
连朝春困,浑欲倩、东风扶住。
便从此、炙杏烘桃,怕难熨、两眉愁绪。
凭阑久、斜阳红敛,渐沈霞缕。
白甀生涯,红泥做活,乱烟细袅孤村。
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紫笋碧鲈时候,溪桥上、市贩争喧。
推篷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田园。
淳朴处,牵车鬻畚,垒石支垣。
看鸱夷扑满,磊磊邱樊。
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
掀髯笑,盈崖绿雪,茶事正堪论。
淼淼长洲,离离茂苑,无边草色连空。
两番借治,欢笑满吴宫。
一自暌离绛帐,相思切、早理烟篷。
平波远,谁吹五两,几阵落灯风。忡忡。
怜别后,鸾飘凤泊,竹懒丝慵。
拟酒酣诉与,慷慨从公。
忆昨探梅摘蕙,铜官下、曾傍游筇。
经年矣,春来邓尉,香雪又濛濛。
醉袖笼鞭,正杏苑、一枝新夺。
归卧处、溪山窈窕,亭台层叠。
松籁梧烟萦客梦,溪茶涧笋醒人渴。
羡升平、江左玉堂仙,风光别。繁华事,行人说。
凄凉债,今生结。又蜗黄藓绿,断碑残碣。
细雨零星渔榜火,乱鸦飒沓僧龛月。
记小楼、一片伎衣红,年时节。
绝塞山无数,动羁愁、马头雁底,黑云黄雾。
拚得今年春草草,落尽垂杨轻絮,知道是、东君留否。
蓦地花开横小阜,据吟鞍错认江村路。
洒几点,洗红雨。夭斜似解怜人语。
问春风、玉门关外。缘何也度。
嫩蕊秾香粉艳冶,不见蝶围蜂舞。
只惹却,晴丝牵住。
已断青旗沽酒店,待踟蹰、画角频催去。
摇鞭影,日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