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髯论时事,莫问是邪非。
绿句池边得,青阳柳外归。
夜深嫌薄酒,春浅怯单衣。
门巷雪撩乱,低头且掩扉。
掀髯论时事,莫问是邪非。
绿句池边得,青阳柳外归。
夜深嫌薄酒,春浅怯单衣。
门巷雪撩乱,低头且掩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春日的感受与心境。开篇"掀髯论时事,莫问是邪非"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但不愿过多评价是非曲直。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是非,保持内心独立判断的态度。
接下来的"绿句池边得,青阳柳外归"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景象。诗人在池边获得了某种灵感,或许是自然美景带给他的诗思,而"青阳"一词通常指代早晨的阳光,因此这两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清晨的柳树下归来,带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心中的诗意。
"夜深嫌薄酒,春浅怯单衣"则转入了内心世界。夜晚时分,对于酒的渴望是因为寒冷还是寂寞,这里的"嫌薄"既可以理解为酒量不足以驱散孤独,也可能是对春日仍旧寒凉天气所带来的不适。同时,春日浅淡的温暖让人对单薄的衣物感到忧虑,生怕无法抵御夜晚的冷意。
最后两句"门巷雪撩乱,低头且掩扉"则是诗人在面对外界纷扰时所表现出的心境。雪花纷飞,使得门前的巷弄变得杂乱无章,诗人选择了低头不语,并且关上门扉,将自己封闭起来,以避免外界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春日仍旧寒冷时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于外部世界是非曲直的超然态度。
东出榛莽间,宫城何窈窕。
悲凉金故都,秋日荒台沼。
浮屠出苑边,上跨清虚表。
琉璃半莓苔,五色犹皎皎。
罘罳映落花,觚棱却飞鸟。
昆仑倚户阴,海色当窗晓。
佩声河汉落,屐齿天香绕。
野夫方留滞,万染何时了。
去汉春已深,游梁秋又抄。
登高慨摇落,令我忧心悄。
飘飘茂陵客,高兴秋天杳。
彩毫不胜寒,仙露知多少。
落日望江南,一点青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