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马》
《悼马》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与尔苍梧数溃围,艰难得逐大军归。

金疮乍合频思战,画角才吹便欲飞。

三岁龙驹方早壮,两年香稻亦偏肥。

无端一蹶骁腾失,泪滴空鞍葬落晖。

(0)
鉴赏

这首《悼马》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哀悼战马,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同情。

首联“与尔苍梧数溃围,艰难得逐大军归”,以“尔”字直呼战马,赋予其人的情感色彩,仿佛在诉说与战马共同经历的战场之苦,从重重包围中突围,历经艰难最终追随大军归来。这里不仅描绘了战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也暗含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与战马命运的同情。

颔联“金疮乍合频思战,画角才吹便欲飞”,进一步刻画了战马在受伤后仍渴望再次投入战斗的情景。战马虽身负重伤,但内心依然充满斗志,听到号角声即刻跃跃欲试,展现出战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战斗的热爱。这一联通过对比伤痛与渴望,凸显了战马的英雄气概。

颈联“三岁龙驹方早壮,两年香稻亦偏肥”,转而描写战马年轻时的成长与生活的美好。三岁龙驹正值壮年,两年香稻则象征着丰饶的生活环境。这两句看似对战马年轻时的幸福生活进行赞美,实则为下文战马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无端一蹶骁腾失,泪滴空鞍葬落晖”,揭示了战马最终的不幸结局。无缘无故的一次跌倒,让战马失去了驰骋战场的能力,只能在夕阳下泪滴于空鞍之上,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一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战马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无情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战马的英勇与牺牲,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战争对生命和人性的摧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赠日者程士熙

竹溪满口相称说,韩慥林间一辈流。

少不如人今已老,天之命我子难修。

桑蓬壮志无成就,箕斗虚名有悔尤。

试为端蓍占岁晚,几囤枣实几蹄牛。

(0)

题蔡烓主簿诗卷·其二

旧止四人为律体,今通天下话头行。

谁编宗派应添谱,要续传灯不记名。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由来作者皆攻苦,莫信人言七步成。

(0)

题孙母陈孺人墓志

诲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

携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

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

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0)

题方海丰诗卷

诗境高吟太白伦,梧州下笔李潮亲。

今观天马非凡种,肯厌家鸡问外人。

力大鳌来吞钓饵,心专虱看似车轮。

盛年出手追风雅,莫与香奁作后尘。

(0)

漳兰为丁窃货其半纪实四首·其三

池远疏浇溉,墙低劣蔽遮。

初无虎守杏,况有蝶穿花。

薄采难纫佩,深培待茁芽。

嗟余愧迂叟,招汝兴仍赊。

(0)

第三龙湫

绝顶谒龙公,森寒石作宫。

路盘青壁上,瀑泻白云中。

僧说闻雷出,人疑与海通。

几时阴晦夜,来此看拿空。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