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苍梧数溃围,艰难得逐大军归。
金疮乍合频思战,画角才吹便欲飞。
三岁龙驹方早壮,两年香稻亦偏肥。
无端一蹶骁腾失,泪滴空鞍葬落晖。
与尔苍梧数溃围,艰难得逐大军归。
金疮乍合频思战,画角才吹便欲飞。
三岁龙驹方早壮,两年香稻亦偏肥。
无端一蹶骁腾失,泪滴空鞍葬落晖。
这首《悼马》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哀悼战马,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同情。
首联“与尔苍梧数溃围,艰难得逐大军归”,以“尔”字直呼战马,赋予其人的情感色彩,仿佛在诉说与战马共同经历的战场之苦,从重重包围中突围,历经艰难最终追随大军归来。这里不仅描绘了战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也暗含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与战马命运的同情。
颔联“金疮乍合频思战,画角才吹便欲飞”,进一步刻画了战马在受伤后仍渴望再次投入战斗的情景。战马虽身负重伤,但内心依然充满斗志,听到号角声即刻跃跃欲试,展现出战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战斗的热爱。这一联通过对比伤痛与渴望,凸显了战马的英雄气概。
颈联“三岁龙驹方早壮,两年香稻亦偏肥”,转而描写战马年轻时的成长与生活的美好。三岁龙驹正值壮年,两年香稻则象征着丰饶的生活环境。这两句看似对战马年轻时的幸福生活进行赞美,实则为下文战马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无端一蹶骁腾失,泪滴空鞍葬落晖”,揭示了战马最终的不幸结局。无缘无故的一次跌倒,让战马失去了驰骋战场的能力,只能在夕阳下泪滴于空鞍之上,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一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战马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无情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战马的英勇与牺牲,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战争对生命和人性的摧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竹溪满口相称说,韩慥林间一辈流。
少不如人今已老,天之命我子难修。
桑蓬壮志无成就,箕斗虚名有悔尤。
试为端蓍占岁晚,几囤枣实几蹄牛。
诲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
携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
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
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诗境高吟太白伦,梧州下笔李潮亲。
今观天马非凡种,肯厌家鸡问外人。
力大鳌来吞钓饵,心专虱看似车轮。
盛年出手追风雅,莫与香奁作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