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子津亭牵客衣,为言前路去船稀。
野云渡水迷江树,飞鸟萧条带雨归。
鱼子津亭牵客衣,为言前路去船稀。
野云渡水迷江树,飞鸟萧条带雨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津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鱼子津亭牵客衣”,以“鱼子”暗喻新生事物或希望,津亭作为过渡之地,不仅承载着过往的痕迹,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元素融入情感之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既往又新的生命力。
次句“为言前路去船稀”,点明了津亭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特点。随着船只的逐渐稀少,似乎预示着旅程的终结或是新的开始。这一句蕴含着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接着,“野云渡水迷江树”,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水天一色的画面。野云与江树交织在一起,模糊了界限,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飞鸟萧条带雨归”,以飞鸟的归巢结束全诗。在细雨中,飞鸟带着疲惫与宁静的姿态回归,象征着旅途的结束和心灵的安放。这一句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平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引导读者在字里行间寻找自我与自然的共鸣。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
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耐肯伴红蓼。
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
湿青苔、暗萤相照。
云母堆成,并刀剪破滕王谱。
几双粉翅,化玉蕊、珑松千树。
行遍瑶台十二,还向孤峰住。怕雪拥、断桥来路。
吟思苦。便一夜、窗前忽到,在屋角、昏黄处。
浓香作阵,更莫引、蜂儿舞。
怊怅晓风吹乱,好梦参差去。阑干曲、倩淡烟低护。
云净月如洗,风露湛青天。
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
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
何日卸尘鞅,肥遁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
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圆。
谁管秋虫春燕,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
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