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施景仁邀咏泗州普照王寺古桧》
《施景仁邀咏泗州普照王寺古桧》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劫火已镕像,樛枝宁改烟。

根拿怪石入,节駮苍苔坚。

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ījǐngrényāoyǒngzhōuzhàowángguì
sòng / méiyáochén

láixúnhuáishànglǎoguìzhīnián

jiéhuǒróngxiàngjiūzhīnínggǎiyān

gēnguàishíjiécāngtáijiān

wènjiànkōngjiēchuán

翻译
我来寻找淮河边的古寺,那棵老桧树不知有多少年岁。
经历了劫难的大火,佛像或许已熔化,弯曲的树枝却依然挺立在烟火中。
它的根深入怪石之中,节疤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显得格外坚韧。
想要询问流水中的箭矢,只能空自感叹这古树的独特见证。
注释
来寻:寻找。
淮上寺:淮河畔的寺庙。
老桧:古老的桧树。
莫知年:不知道有多少年历史。
劫火:灾难性的大火。
镕像:熔化佛像。
樛枝:弯曲的树枝。
宁改:怎能改变。
根拿:根深入。
怪石:奇异的石头。
节駮:树节上的斑驳。
苍苔:青苔。
浮波箭:比喻流逝的时光或世事变迁。
空嗟:徒然叹息。
独传:独自留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施景仁邀咏泗州普照王寺古桧》。诗中,诗人来到淮上的寺庙,被一棵古老的桧树深深吸引。它历经劫难,火已经熔化了佛像,但樛曲的树枝依然坚韧,仿佛不改其烟熏岁月的痕迹。树根深入怪石之中,节疤斑驳,覆盖着厚厚的苍苔,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诗人想询问这棵古桧的历史,如同浮波箭一般难以捉摸,只能感叹它的独特存在,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孤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桧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生命坚韧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塞下曲六首·其五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0)

寄远十一首·其四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0)

送蜀郡李掾

饮酒俱未醉,一言聊赠君。

功曹善为政,明主还应闻。

夜宿剑门月,朝行巴水云。

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

(0)

晚夏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

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0)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

一行弱柳前年种,数尺柔条今日新。

渐欲拂他骑马客,未多遮得上楼人。

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曲尘。

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