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削瓜黄,眉毫覆雪长。
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禅床。
面色削瓜黄,眉毫覆雪长。
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禅床。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七十二首,描述了一个禅师的形象和境界。"面色削瓜黄"表达了禅师因长期苦修而面色枯黄,像即将成熟要收获的瓜一样;"眉毫覆雪长"则形容禅师的眉毛长而浓密,以至于好似覆盖着皑皑白雪。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示了禅师外表的特征,更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禅床"这两句,意味着尽管世界广阔无垠,但对于这个修行者来说,他所关注和理解的宇宙,就是他坐禅冥想时的心灵空间。这种境界体现了禅宗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理念。
刘克庄通过这短短四句诗,勾勒出了一个身处尘世而心向佛法的高僧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东风吹雨下湖船,良会今朝岂偶然。
烟景可人非为酒,春光随地不论钱。
数声啼鸟苏堤外,几树垂杨岳庙前。
满眼诗情吟不尽,孤山祠下酹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