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元韵答麟老·其一》
《用元韵答麟老·其一》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古风

登临倚木末,下瞰鱼龙宫。

我方解墨绶,著身丘壑中。

翩然一清游,飞舄可御风。

前瞻凤山尾,老衲如懒融。

见处诣实际,非色仍非空。

笑我蜡屐行,亦与玩物同。

燕坐不出门,心游妙高峰。

(0)
注释
登临:登山。
倚:依靠。
木末:树梢。
墨绶:古代官员的黑色丝带,象征官职。
丘壑:山水、山谷。
翩然:轻盈的样子。
清游:清闲的游览。
飞舄: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所穿能御风的鞋子。
凤山:传说中的神山。
懒融:形容僧人悠闲自在。
实际:事物的本质。
色:色相。
空:空无。
蜡屐:木屐, 用蜡涂过的。
玩物:欣赏自然。
燕坐:安静地坐着。
妙高峰:极美的高山, 指精神上的追求。
翻译
我登上高高的木梢,俯瞰着鱼龙宫的景象。
我刚卸下官职的墨绶,投身于山水之间。
我轻盈地游览,仿佛能驾驭清风,乘坐飞舄。
前方是凤凰山的尾端,老僧懒散如融化的雪人。
我所见之处,皆是事物的本质,超越色相和空无。
笑我穿着木屐漫步,也如同沉醉于自然之乐。
我静坐家中,心却游历在那奇妙的高峰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融合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操的抒发。开篇“登临倚木末,下瞰鱼龙宫”描绘出诗人攀登高处,依傍着树木的尽头,俯视下方如同仙境般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我方解墨绶,著身丘壑中”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是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或是有意避世而独立于山水之间,用“墨绶”象征着诗书和学问,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

接下来的“翩然一清游,飞舄可御风”描写的是诗人在自然界中的轻松自如,如同翱翔于空中的鸟儿,驾驭着风,自由地巡游在大自然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前瞻凤山尾,老衲如懒融”则是诗人的远眺,他望见了远处的凤山之尾,那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如同一位老僧般地从容不迫,内心充满着淡定的宁静。

“见处诣实际,非色仍非空”表达的是诗人对待世间万象的态度,他既不沉迷于物质世界,也不过分执着于虚幻之中,而是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真实存在。

“笑我蜡屐行,亦与玩物同”则显露出诗人的豁达心境,他对自己的平凡生活持有一种宽容和自嘲,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待世间万事万物持有的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

最后“燕坐不出门,心游妙高峰”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不必亲身踏足于外界,就能在心中遨游于那美妙高远的山峰之上,这里的“妙高峰”象征着精神追求的高峰和理想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自由、知识、精神超脱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灯花

夜夜汝相对,孤心不作灰。

事非曾意及,花似为春催。

短睡人初觉,疏窗月未来。

莫言消息晚,襟抱一时开。

(0)

山札

一片能怀袖,三年又至今。

岚开书鸟迹,谷冷吐兰心。

月色照梁寂,松花落径深。

拾遗无李渤,相约过幽林。

(0)

掷砚亭怀抱真先生

奉贵且凌贱,趋闱亦近情。

隶人严搜简,高士薄功名。

道学归无欲,翎毛画又生。

至今樵谷上,犹祭以兰蘅。

(0)

击柝

兵马难防盗,为民夜夜辛。

轮当击柝子,来唤读书人。

磁枕前年梦,桃花何处春。

莫多閒作赋,随队五更频。

(0)

何夫子拜命元揆诗以趣装·其一

烨烨玄岩咏紫芝,蒲轮前队引非氂。

七闽虎变雄三户,百粤鹰扬载六师。

砌荚尚依唐日月,宫槐重睹汉威仪。

十年辛苦调元老,窥见河清饮月氏。

(0)

立夏谢玄丘招游石涧寺与陈孟长醒宸二山人琴酌

翠屏千嶂湿寒萝,曲涧盘云待客过。

紫竹僧扉清夏腊,绿天人语近秋河。

厨邀曳鹭浮香积,钵引吟龙入笑歌。

无限琴心寄流水,好凭诸谢覛羊何。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