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
扬州应记,东阁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
扬州应记,东阁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这首《行香子·梅》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描绘了梅花在雪中傲然绽放,月光下枝条疏朗的画面,展现出梅花的高洁与清冷之美。"更无花、比并琼姿",将梅花比喻为美玉般的姿态,赞美其超凡脱俗。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期待,每年只能见到一次,却仿佛在心中萦绕千回,难以忘怀。"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写出了词人在梅花未开放时的忧虑,担心花期短暂,花儿会轻易凋零。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词人借酒浇愁,靠近梅花,折取一枝,仿佛与梅花共度时光,"似玉人,携手同归",以玉人比喻梅花,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扬州应记,东阁逢时",回忆起在扬州的美好时刻,与梅花相遇的场景。
最后三句"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词人借用典故,刘郎误入桃花源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佳人难再得的感慨。整首词通过梅花寓言,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