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屋无茅柱脚斜,一农头白病看家。
年来水涝秧难莳,却傍湖塍种藕花。
破屋无茅柱脚斜,一农头白病看家。
年来水涝秧难莳,却傍湖塍种藕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萧瑟的画面。开篇“破屋无茅柱脚斜,一农头白病看家”两句,通过一个贫困农户的居住环境和老农人的形象,展现了农民的悲惨生活和对家庭的担忧。房屋破败,没有完整的茅草屋顶支撑,柱脚都已经斜倚;而一位头发已白的老农人因病痛看护着家中。
接着,“年来水涝秧难莳,却傍湖塍种藕花”两句,则表达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民顽强生活意志。连续的洪水使得稻秧难以插种,而农人却在湖堤旁种植了藕花,藕花不仅可以食用,还能成为一种经济来源,这反映出农民在逆境中寻找生存之道的坚韧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示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面对困苦时的不屈不挠。同时,这种生活的真实再现,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时代命运的深刻关怀。
池有荷,其叶祁祁。君子至止,伫立以思。
怀我良朋,在天之涯。池有荷,其花灼灼。
君子至止,眷言有约。笃我良朋,其在西郭。
池有荷,其实离离。嗟我怀人,眷兹盛时。
远想其风,近挹其仪。维金维玉,我心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