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堕西岭,万窍生夕阴。
鲜月发华滋,流云倏销沉。
揽衣中庭下,孤坐忘夜深。
蝼蝈恣乱聒,蚯蚓亦长吟。
凉飔西南来,泠然度中林。
沉抱方迫塞,少焉沃烦心。
高诵停云篇,缅怀慰知音。
赤日堕西岭,万窍生夕阴。
鲜月发华滋,流云倏销沉。
揽衣中庭下,孤坐忘夜深。
蝼蝈恣乱聒,蚯蚓亦长吟。
凉飔西南来,泠然度中林。
沉抱方迫塞,少焉沃烦心。
高诵停云篇,缅怀慰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首句“赤日堕西岭,万窍生夕阴”以日落西山、风起云涌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由昼入夜的过渡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接着,“鲜月发华滋,流云倏销沉”两句,通过月亮初升、云彩消散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揽衣中庭下,孤坐忘夜深”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庭院中披衣而坐的情景,他沉浸于夜色之中,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接下来,“蝼蝈恣乱聒,蚯蚓亦长吟”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夏夜昆虫的鸣叫,虽有喧嚣,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自然的和谐。
“凉飔西南来,泠然度中林”描述了一阵清凉的微风吹过,穿过树林,给人带来一丝丝的凉意和舒适,这种自然界的恩赐让人心旷神怡。最后,“沉抱方迫塞,少焉沃烦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困扰,在这凉爽的夜风中逐渐得到缓解,心灵得到了慰藉。“高诵停云篇,缅怀慰知音”则点明了诗人通过吟诵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夏日夜晚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心灵慰藉的渴望。
南望闽浙北望淮,山水江东此郡佳。
眼有一尘辜眺览,腹无千古费安排。
剪刀锋快云裁句,练带溪长月系怀。
独见张侯富才思,不同馀子醉金钗。
人物真高绝,何徒上下床。
转头异今古,翻手变炎凉。
应候禽虫语,知时草树香。
吾曹能不朽,宇宙与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