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
海门江月清。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
听罢已依依。莫吹杨柳枝。
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
海门江月清。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
听罢已依依。莫吹杨柳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学习平阳舞曲的场景,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古典音乐与舞蹈的美妙,以及对女性之美的赞颂。
“佳人学得平阳曲”直接点出了主角,是一位才艺出众的美女,她已习得平阳舞曲。"纤纤玉笋横孤竹"则描绘了女子手中拿着的玉制筷子轻巧地在竹管上划动,形容其舞姿之优雅。
接着,“一弄入云声”表达了音乐已经飘逸到了云端,传递出超凡脱俗的意境。"海门江月清"则让人联想到一个宁静的夜晚,海边的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之上,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髻摇金钿落”继续描绘女子舞动时发髻上的饰物随之摇曳,有如金钿般轻盈地坠落。"惜恐樱唇薄"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佳人的担忧,生怕她樱桃小口上的歌声太过脆弱。
最后,“听罢已依依”表达了听到如此美妙的舞曲和声音之后,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莫吹杨柳枝"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希望,不要再吹拂那些随风摇曳的杨柳枝条,因为已经有了更美好的记忆。
这首诗通过对视觉与听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于女性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双重追求。
孤舟夜泊松江水,东风捲涛雪花起。
浦口潮水远趁人,城头月色寒无主。
浊醪可饮何处沽,笑绝高阳旧酒徒。
巨饮还将攀北极,高吟直欲起东吴。
借问谁家酒可得,一㪷十千亦不惜。
对此风光无限情,吹落梅花短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