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风台》
《歌风台》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

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

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

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

(0)
鉴赏

这首诗《歌风台》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英雄豪情的感慨。

首联“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以“欲上”二字引出登高之意,而“水漫波”则描绘了高台下的水流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流逝与变迁。紧接着,“向来遗恨付长河”一句,将历史上的遗憾与不满寄托于奔腾不息的河流之中,寓意深远。

颔联“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通过对比,赞扬了那些拥有远大抱负的英雄人物,即使他们的功业可能只在短时间内被世人铭记,但依然值得尊敬。同时,也暗含了对言辞过多的批评,强调行动与成就的重要性。

颈联“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白日与江草的结合,赤龙与野云的交替,都暗示着英雄时代的消逝与新事物的兴起。

尾联“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在登高之后,诗人许下了未来的约定,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听到江面上传来的划船歌声,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历史循环的思考。

整体而言,《歌风台》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王操之旧京帖赞

永嘉戎马摇乾坤,渡江一马黄屋奔。

中原文献无复存,仅有笔阵兴王门。

猗欤大令趾右军,几年埒美名金昆。

片纸断烂如瑶琨,鸾蛟蛇蚓置勿论。

为问此帖当何人,豺狼父子蚁君臣。

纲常肇自清浊分,孰能自植无君恩。

是时咸洛尘霾昏,阡原变徙陵谷翻。

家人丘陇何足言,痛裂乃尔摧心肝。

义熙九土封函关,遗氓遮道挽息真。

矢口止诵公家坟,人心大义端不泯。

谁其主议画淮濆,伊瀍王气空膏屯。

悠悠千载有此臣,委质无乃惭州民。

感叹遗墨气涌山,我欲请剑同朱云。

收亭楸槚方成阡,大呼为叫九天阍。

(0)

题王谌潜泉蛙吹二首·其二

枫落吴江冷,曾闻五字传。

悬知鸷累百,何待己能千。

清气溪山宅,閒情月露篇。

六经须鼓吹,吾子盍先鞭。

(0)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其一

昔年老子恨婆娑,未付其如印传何。

吴苑关心春日少,湘江回首暮云多。

可无司马亲封钥,自是将军老枕戈。

我亦新来了官事,正输一舸弄烟波。

(0)

夜过寿昌

风云八字护城隅,楼殿崔嵬想帝居。

曾侍金舆惟石马,幸因玉玺记铜鱼。

千年鼓角声犹壮,四塞河山恨未袪。

麋鹿已游人事改,何人曾读辅吴书。

(0)

杨梅

渰历三家市,梅垂万颗酸。

烽池看火树,嵝室试金丹。

风露盈篮重,冰霜透齿寒。

它杨应不类,留与子云看。

(0)

过谢䃮渰

蒹葭曼衍浪萦回,波面虽平路不开。

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

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