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
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
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
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
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
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
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
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
这首诗《歌风台》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英雄豪情的感慨。
首联“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以“欲上”二字引出登高之意,而“水漫波”则描绘了高台下的水流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流逝与变迁。紧接着,“向来遗恨付长河”一句,将历史上的遗憾与不满寄托于奔腾不息的河流之中,寓意深远。
颔联“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通过对比,赞扬了那些拥有远大抱负的英雄人物,即使他们的功业可能只在短时间内被世人铭记,但依然值得尊敬。同时,也暗含了对言辞过多的批评,强调行动与成就的重要性。
颈联“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白日与江草的结合,赤龙与野云的交替,都暗示着英雄时代的消逝与新事物的兴起。
尾联“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在登高之后,诗人许下了未来的约定,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听到江面上传来的划船歌声,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历史循环的思考。
整体而言,《歌风台》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永嘉戎马摇乾坤,渡江一马黄屋奔。
中原文献无复存,仅有笔阵兴王门。
猗欤大令趾右军,几年埒美名金昆。
片纸断烂如瑶琨,鸾蛟蛇蚓置勿论。
为问此帖当何人,豺狼父子蚁君臣。
纲常肇自清浊分,孰能自植无君恩。
是时咸洛尘霾昏,阡原变徙陵谷翻。
家人丘陇何足言,痛裂乃尔摧心肝。
义熙九土封函关,遗氓遮道挽息真。
矢口止诵公家坟,人心大义端不泯。
谁其主议画淮濆,伊瀍王气空膏屯。
悠悠千载有此臣,委质无乃惭州民。
感叹遗墨气涌山,我欲请剑同朱云。
收亭楸槚方成阡,大呼为叫九天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