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老子恨婆娑,未付其如印传何。
吴苑关心春日少,湘江回首暮云多。
可无司马亲封钥,自是将军老枕戈。
我亦新来了官事,正输一舸弄烟波。
昔年老子恨婆娑,未付其如印传何。
吴苑关心春日少,湘江回首暮云多。
可无司马亲封钥,自是将军老枕戈。
我亦新来了官事,正输一舸弄烟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所作的《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其一)》。诗人以老子自比,表达了对世事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昔年老子恨婆娑”借用老子的形象,表达对世间纷扰的厌倦,而“未付其如印传何”则暗示了对后人无法继承或理解这种心境的遗憾。
接下来,“吴苑关心春日少,湘江回首暮云多”两句,通过描绘春天吴苑的稀疏春色和湘江傍晚的苍茫暮云,寓言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可无司马亲封钥,自是将军老枕戈”借司马和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沉思,暗示自己虽已年迈但仍保持着军人般的忠诚和责任感。
最后,“我亦新来了官事,正输一舸弄烟波”以自身的新任官职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即将投身公务,只能暂时放下心中的思绪,在江湖烟波中寻求片刻解脱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岳珂在官场之余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
春在谁边。人在谁边。更东风、吹向谁边。
迢迢山海,觅遍涯巅。是奈何花,奈何酒,奈何天。
比翼难连。镜影难圆。柳丝丝、枉自缠绵。
向楼头怅望,一缕情牵。奈月如魂,魂如梦,梦如烟。
正孤帆半卷,向十里、青山吹笛。
送春未归,移舟先送客,客去春寂。
怕说江南路,路旁丝柳,颤垂垂千尺。
山程水驿牵行色,梦里惊波,瞿唐远谪。
回头太湖遥隔,剩愁鬟七二,空际凝碧。春归谁惜。
恰浮家泛宅。怪底飞红早,难再觅。
疏钟慢打云隙,遍孤山寺外,夕阳如泣。
愁深浅,酒怀宽窄。
都分付、一剪吴淞腻染,娟花微湿。
风飘去,莫问踪迹。待夜潮、暗长还吹送,冲烟片席。
芦叶围篷,莼丝碍艇,飘然一个渔翁。
蓑笠风流,拥来寒絮重重。
探梅不踏溪头雪,爱浮家、海碧天空。
正持竿、高唱晴痕,淡抹霞红。
闲鸥有约寻幽梦,恰清溪浅渚,好放鱼筒。
两岸青山,回环十里屏风。
烹鱼买酒船头醉,笑人间、蹄辙西东。
甚严滩、六月披裘,烟水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