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谢䃮渰》
《过谢䃮渰》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蒹葭曼衍浪萦回,波面虽平路不开。

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

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0)
翻译
芦苇丛生,水波荡漾,道路却难以通行。
沟渠中的小船无需用竹木加固,浅滩上的浮萍仿佛要粘满杯子。
人们如同野鸭和大雁一样只是游玩罢了,江中鱼龙又在哪里呢?
只谈论淹没的事物我也感到害怕,沿着辅助渠道有路,但请不要再来了。
注释
蒹葭:芦苇。
曼衍:蔓延。
浪萦回:水波荡漾。
路不开:道路不通。
沟渎:沟渠。
行舟:乘船。
剡木:用竹木加固。
坳堂:浅滩。
浮芥:浮萍。
凫雁:野鸭和大雁。
游耳:游玩。
鱼龙:比喻水中生物。
安在哉:在哪里呢。
渰名:淹没的事物。
畏:害怕。
辅渠:辅助渠道。
莫重来:不要再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岳珂经过一处名为谢䃮渰的地方,对眼前景象的观察和感慨。"蒹葭曼衍浪萦回"形象地写出芦苇丛生、水波荡漾的湿地景色,暗示道路难行。"波面虽平路不开"进一步强调了水面平静但实际路途阻塞的特点。

"沟渎行舟休剡木",剡木是指削尖的木头,暗示舟行困难,不宜使用简易工具。"坳堂浮芥欲胶杯"则以浮萍比喻人生短暂,暗示时光易逝。"人如凫雁俱游耳"表达出诗人随波逐流、无所适从的心态,与江中的鱼龙相比,更显人的渺小。

"江有鱼龙安在哉"借江中生物寓言世事变迁,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诗人表达了对淹名(名声淹没)的畏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这个地方再次涉足的犹豫,暗含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咏东山

烟嶂巍巍列翠屏,松山高下郁葱菁。

风生万壑笙竽触,拟向林间筑小亭。

(0)

游严州景德寺

出郭雨初霁,到山云欲无。

老松看偃蹇,幽径上崎岖。

佛屋藏岩曲,天花舞坐隅。

向来愁绝意,此地一醒苏。

(0)

题四兄茂安藏春园

春入名园何处寻,东风引步上岖嵚。

平凝四面云岚合,曲折一丘花木深。

碧草华滋迷绝径,绿萝阴影护芳林。

韶光向此知归处,长与先生供醉吟。

(0)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其二

春来物色已争妍,梅柳低昂古道边。

放步径从莲社去,逃禅要学饮中仙。

(0)

至黄州吊东坡

文星落处天应泣,此老已知吾道穷。

事业谩誇生仲达,功名犹忌死姚崇。

(0)

德秀和诗意似有激而云因次韵复之

困踣红尘未偶时,醉吟风月且忘机。

囊空不羡千金璧,道在何惭百结衣。

洗垢任他腾口谤,养恬尤觉道心微。

孙阳一顾盐车骥,超逸方惊动中规。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