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已多鲜荔子,瓶中复有佛桑花。
仙人好色无过此,两两朱颜伴鬓华。
槛外已多鲜荔子,瓶中复有佛桑花。
仙人好色无过此,两两朱颜伴鬓华。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荔支成熟与佛桑花开的景象,以“仙人好色”为喻,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前两句“槛外已多鲜荔子,瓶中复有佛桑花”,生动地展现了荔枝和佛桑花的盛景,荔枝新鲜诱人,佛桑花则被精心摆放在瓶中,两者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两句“仙人好色无过此,两两朱颜伴鬓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荔枝与佛桑花比作仙人的喜好,它们的鲜艳颜色与老人的鬓发相映成趣,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着对岁月流转、生命之美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四缘去谁肇,七识习未央。
沈沈倒营魄,苦荫蹙愁肠。
琴瑟徒烂熳,姱容空满堂。
春颜遽几日,秋垄终茫茫。
孰云济沉溺,假愿托津梁。
惠唱摛泉涌,妙演发金相。
空有定无执,宾实固相忘。
自来乘首夏,及此申暮霜。
云物清晨景,衣巾引夕凉。
风振蕉荙裂,霜下梧楸伤。
六龙且无借,三相宁久长。
何时接灵应,及子同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