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塞豪人夺,何言公赋收。
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
知君坐公府,佗日富民侯。
未塞豪人夺,何言公赋收。
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
知君坐公府,佗日富民侯。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未塞豪人夺,何言公赋收"表达了农民对于地主强占土地的无奈和愤慨,同时也反映出国家税收过重的现实。"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则透露了诗人对君主可能不知民间疾苦的担忧,以及普通百姓因而承受的烦恼和痛苦。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一句,则批判了一些官员只知享乐,不理民情,只顾自己富贵,而不关心人民的疾苦。最后两句"知君坐公府,佗日富民侯"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官府中为非作歹、贪图私利而使百姓致贫的官员的强烈谴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以及对于不作为或昏庸官吏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希望有德之君能坐于公府中,关心百姓疾苦,使人民富裕的美好愿望。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一篇深刻揭示封建社会矛盾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