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其一》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其一》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0)
注释
鹤立:白鹤独立。
文字:神秘的文字。
鬼神愁:令鬼神感到忧虑。
龙盘:龙形图案环绕。
梵质:神圣的材质。
层峰峭:山峰峻峭。
凤展:凤凰展翅。
正觉印:正法之印。
真圣道:真理圣道。
邪魔交秘:邪魔的秘密。
绝踪由:消失的原因。
儒门弟子:儒家弟子。
碧眼胡僧:碧眼的外国僧人。
笑点头:会心一笑。
翻译
白鹤独立如蛇舞,神秘文字令鬼神忧惧。
龙形图案环绕山峰峻峭,凤凰展翅,似书卷收束。
正法之印与真理圣道相符,邪魔的秘密踪迹因此消失。
儒家弟子恐怕难以理解,碧眼胡僧却会心一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皇帝李隆基的作品,名为《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描述一种佛教修行的情景,通过对梵文和各种神秘象征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

首句“鹤立蛇形势未休”,鹤代表着高洁、独立,蛇形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中的舞动姿态,这里暗示了一种力量尚在积聚之中,气氛紧张。紧接着,“五天文字鬼神愁”表达了对宇宙奥义的探求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尊崇。

接下来,“龙盘梵质层峰峭”,龙象征着权力与灵性,而“梵质”则是佛教术语,指的是梵文经典,这里描绘了一种高远、险峻的精神追求之地。随后,“凤展翔仪乙卷收”中,凤凰象征着美好与和谐,而“乙卷收”可能暗示了对知识或智慧的收集与整理。

诗的下半部分,“正觉印同真圣道”,表达了对佛教中“正觉”即正确理解宇宙真理的追求。紧接着,“邪魔交秘绝踪由”则描绘了一种排斥邪恶、寻找心灵净化之路的情景。

最后两句,“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其中“儒门弟子”指的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们可能对佛教的奥义感到困惑。而“碧眼胡僧笑点头”则描绘了一位来自西域、目光如碧玉的高僧,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观察着这一切,仿佛在说,这些追求虽复杂,但本质上是可以领悟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隆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展现了他个人的精神世界与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晴后再雪四首·其一

幸自晴光雪半开,谁将泥脚涴琼瑰。

水仙上诉姮娥泣,再遣天花散一回。

(0)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其五

树隐重重竹,溪穿曲曲峰。

林深那有寺,烟远忽闻钟。

(0)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麰麦已受弊,波及秫与禾。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云师挟风伯,斥去烦撝诃。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时和。

山翁食病粟,一饱宁忧佗。

军储涸邻国,柰此黔赤何。

谁为四达聪,黜陟分两科。

陈谟坐皋夔,禦侮用牧颇。

上当天公心,立致击壤歌。

(0)

梅花二十首·其二十

癖爱梅花不可医,开教探早落教迟。

欲知无限春风意,尽在相将暮雪时。

竹屿烟深寻得巧,茅檐月淡立成痴。

梦骖鸾鹤相寻去,题遍江南寺寺诗。

(0)

送朱天锡童子

黄金满籯富有馀,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一

至圣立教,子祺安雅。擅誉鲁邦,启祚钜野。

炜矣风猷,时哉用舍。出伦离类,后学是假。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