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朝遗老半为僧,短发萧萧百感增。
谁识天家留佚女,比丘尼派衍南能。
胜朝遗老半为僧,短发萧萧百感增。
谁识天家留佚女,比丘尼派衍南能。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王姑庵绝句十六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中,诗人以"胜朝遗老半为僧"开篇,描绘了王朝衰落后的时代景象,那些曾经的显赫人物如今许多成为了出家之人,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的"短发萧萧百感增",通过描写遗老们的苍老和落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沧桑感。
"谁识天家留佚女"一句,暗示了这些遗老中可能有皇家后裔或贵族女性,她们在乱世中被迫遁入空门,流露出一种被遗忘的身份认同和命运无常的哀叹。最后,"比丘尼派衍南能"点明了这些女性成为尼姑,且传承着某种南方的文化或技艺,这不仅是个人际遇的写照,也是对传统文化在艰难时世中得以延续的一种隐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历史长河中遗老尼姑的生活画面,寓含了对过去荣华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初读泌园诗,棣棣未可选。
再读泌园文,洪荒自迤演。
前人大手笔,讵易撼其键。
分路日争驰,周行为芜践。
发函失典刑,俨若具簪冕。
辞条既丰蔚,腕势信开展。
录似溪上翁,良辰相与撰。
吁兹罨画间,一水徐潆转。
古木拒云寒,朝曦晓莫辨。
春阳一以敷,风力失凝蹇。
流韵及后人,蔼蔼馀温善。
黾勉互相期,墙宇差无舛。
盥手几摩挲,遐哉意方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