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易道录招饮·其五》
《易道录招饮·其五》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名于瑚琏斯为贵,身与鸿毛孰较轻。

诗社近来多笔冢,醉乡何处得愁城。

(0)
注释
名:声誉、声望。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具,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
斯:这,这个。
为贵:视为珍贵。
身:身体。
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
孰:哪个。
较轻:比较轻。
诗社:文学社团,聚集诗人的团体。
近来:最近。
多:很多。
笔冢:形容文人墨客众多,废弃的笔聚集的地方,象征文化积累。
醉乡:借指饮酒后的迷醉状态,也可指逃避现实的地方。
何处:哪里。
得:能够。
愁城:比喻忧愁深重的地方。
翻译
名声如同瑚琏般珍贵无比,自身与鸿毛相比哪个更轻?
最近的诗社里文人墨客众多,醉乡中哪里又能寻觅到忧愁的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易道录招饮(其五)》。在这短暂的四句话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借代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首句“名于瑚琏斯为贵”中的“瑚琏”是古代珍贵的玉器,比喻诗人的声誉或才华;而“身与鸿毛孰较轻”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然,甚至比鸿毛还要轻,这里蕴含着一种出尘脱俗的情怀。

次句“诗社近来多笔冢”中,“诗社”指的是聚会吟诗作词的地方,“笔冢”则是书籍、文墨的代名。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末两句“醉乡何处得愁城”则描绘了一种恍惚间寻找心灵寄托之地的情景。这里的“醉乡”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解脱,而“愁城”则是世俗烦恼和忧虑的代名。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心灵自由空间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迎薰堂小集袭明用前韵再和·其一

饮痛琼艘百柁空,参横斗挂月当中。

不愁马上衣沾露,且看尊前帻堕风。

未办清歌娱醉客,莫将强韵压衰翁。

为欢冷淡君应笑,注瓦倾银一体同。

(0)

兰溪津亭病起二首·其二

风波涌地千沤发,创痏钻皮百箭攻。

药裹关心防二竖,谤书盈箧忤三虫。

剖瓜女隶方求巧,结柳奴星也送穷。

笑我平生持蟹手,未应咄咄左书空。

(0)

馀杭闻出师

国蹙连群盗,时危仗老臣。

分忧当北顾,请幸且东巡。

肘足仪三晋,创痍又一秦。

不眠听野哭,愁杀路傍人。

(0)

路正卿画像赞

森然如千丈之长松,势若摩穹。

昂然如野鹤之出笼,鸡群遂空。

使之崛起,接翼鹓鸿。高冠大剑,立于庭中。

七尺之躯,万夫之雄。

(0)

次韵刘惠直梅花二绝句·其二

吴姬玉面如相识,寒立山隈欲下来。

先与江南作春色,一枝倾倒向人开。

(0)

程子山侍讲自靖州贬所归相会于武陵怪余颜鬓未改作四绝句示之·其四

莫把莲花比六郎,六郎元自不禁霜。

君看磥砢松千尺,高节参天孰可方。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