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
《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

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

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

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眺三山,想象着彼岸的遥远与未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对自身使命的深刻思考。

首联“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以“三山”象征心中的理想或目标,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引出对远方探索的渴望。颔联“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则通过广阔的天空与大海,以及水云间的阴暗,暗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颈联“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中,“宗风”指先辈的遗风,“前浪”和“中流”分别比喻前人的成就和自己所处的奋斗阶段,表达了诗人追随先贤脚步,勇往直前的决心。“夙心”即早年的愿望或志向,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期待。

尾联“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预示着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无论是成功还是挑战,都将得到大家的喜悦和支持,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热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花山

花山极千仞,上有老君祠。

何代来居此,青松有古枝。

(0)

与秋官孙敏中宿佛塔亭次日陶明府行厨为会

夜宿招提境上头,故人飞简此重留。

青封入案酒筵暮,白鸟下溪山雨收。

同榜分于南北尽,百年情属主宾酬。

令君拟有观风日,漫写新诗纪胜游。

(0)

次壁间韵

紫翠周遭面面峰,天然形胜众山宗。

纵横兽伏林间石,天矫龙蟠屋角松。

假榻每依云共宿,抱琴时有鹤相从。

题诗人远嗟陈迹,极目秋空思万重。

(0)

中秋无月有感

微雨如丝散,凉风生客衣。

虚堂坐夜静,秉烛无光辉。

停杯待月月不来,蔽天阴翳何时开。

老怀襞积向谁语,阶前独步空徘徊。

(0)

发湘阴途中

五月湘阴历万峰,偶因佳节忆闽风。

剥残角黍羔肪白,摘下杨梅火齐红。

蒲草嫩香浮竹叶,海山脆玉出筠笼。

台江最是繁华地,鼓吹喧阗夕照中。

(0)

芒洲夜泊别陈生师鲁

溪晚风力恬,波面澹凝碧。

停桡向林皋,系缆傍矶石。

烟汀隐幽草,香气飘几席。

隔水苍翠多,归鸟三两翼。

佳景不独赏,得士欣拱璧。

风前共展卷,露坐忘岸帻。

妙理自心悟,奇论惊出格。

吾道有骨肉,好善岂为癖。

明日衡山阳,惆怅江天夕。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