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亭下柳垂丝,正是春波涮马时。
宫女隔花相倚看,如龙步骤出涟漪。
白莲亭下柳垂丝,正是春波涮马时。
宫女隔花相倚看,如龙步骤出涟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景物和季节特征来营造一种宫廷生活的氛围。"白莲亭下柳垂丝"一句,通过白莲与柳条的形象展现了初春时节植物的生长状态,既有静谧之美,又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意境。
接下来的"正是春波涮马时"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特征。"春波"指的是春天河水泛滥,"涮马"则是在这样的时节里人们会让马匹在水中嬉戏,以此来洗刷掉冬日的沉积。这里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也暗示着宫廷生活中的休闲与享乐。
诗的下半部分"宫女隔花相倚看,"则将视角转向人事。"宫女"二字直接指出了诗中人物的身份,而"隔花相倚看"则表现了这些宫女们在花丛中互相依偎观赏之情景。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感。
最后一句"如龙步骤出涟漪"则以强烈的动态视角来结束全诗。"如龙步骤"形象生动,给人以力量与威严之感,而"出涟漪"则是水面因物体投入而产生的波纹,与前文中的"春波"相呼应,将整个画面紧密联系起来。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活动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意境幽深的宫廷春日生活片段。
步屧穿花径,香风吹客衣。
地偏穷谷暖,雨过乱莺飞。
草色连空阔,僧居入翠微。
田翁泥人饮,数肘不容归。
忆对秋风与公别,风吹云开露明月。
高谈不作儒生酸,舌翻波澜吐奇绝。
今朝马首从西来,笑我穷愁不掀揭。
蟠泥蛟螭气如蜺,不肯一吐人安知。
要令光彩射月胁,五色万丈天南垂。
我闻此语中夜起,谁与插翼白日驰。
低心逐驽骀,青衫走尘土。
何当大醉骑鲸鱼,凌烟飞过蓬莱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