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习静二首·其二》
《习静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古崖阴翳竹间藤,箕踞空堂枕曲肱。

不耐尘容回俗客,独馀衰鬓愧禅僧。

神游碧落虚乘鹤,兴到清漪试采菱。

报道海田瓜又熟,满前真对玉壶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静坐于空堂之中,与自然和内心的宁静为伴的场景。首句“古崖阴翳竹间藤”以幽静的山崖、竹林和藤蔓构成画面的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箕踞空堂枕曲肱”描绘了诗人盘腿而坐,手臂枕在膝盖上的悠闲姿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不耐尘容回俗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不愿接待那些带尘世气息的访客。“独馀衰鬓愧禅僧”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禅僧修行生活的敬佩,暗示了自己年华已逝,但内心仍渴望达到某种精神上的纯净与和谐。

后半部分“神游碧落虚乘鹤,兴到清漪试采菱”描述了诗人想象中的超脱世界,他似乎在心灵上飞翔于碧蓝的天空,乘坐仙鹤遨游,同时在清澈的水面上采摘菱角,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报道海田瓜又熟,满前真对玉壶冰”以丰收的景象作为收尾,既是对自然循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富足的喜悦。同时,将眼前的景象比作“玉壶冰”,寓意着内心的纯净和高洁,完美地呼应了诗人的整体心境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灵鸟篇赠李三洲·其五

人情多好异,耳目同乖痴。

珊瑚生海底,闻者颜自怡。

麟凤图其形,百世幸睹之。

玩习乃其常,旷际应间稀。

我顾此灵鸟,抑抑自珍奇。

丹穴馀琪树,轩丘多玉芝。

缅然唤俦侣,弋慕何由期。

(0)

夜宿五层楼·其一

半空楼阁肃虚清,浑象冲融灏气明。

永夜银河低自照,中天朱鸟静相擎。

祥风浣浣仙灵近,湘簟潇潇慧思生。

此意未应传下界,晓来悽对万家城。

(0)

喜伦右溪回十首·其十

三春淑气散熙和,弭节乡闾得暂过。

此日相怜应尽醉,金陵朋旧已无多。

(0)

送冼太仆之京·其三

泽国栖迟病里身,坐来江上只看云。

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

(0)

棠花馆为方棠陵题

三衢山中棠欲丛,主人自号棠陵翁。

才名已入承明第,鲍谢诗词清更丽。

东南逸士多好贤,满种棠花开绮轩。

主人早慕赤松子,归来直向鸣珂里。

春风草色绿如茵,花下小车来正频。

燕子双飞莺语滑,浥露含晞竞妍发。

东华红软多更嫣,爱尔孤芳是岁年。

(0)

月溪赠宗照斋人·其一

洞口归来日未斜,翠崖丹壁净烟霞。

空山见客还成剧,自拗枯松煮涧茶。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