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阴翳竹间藤,箕踞空堂枕曲肱。
不耐尘容回俗客,独馀衰鬓愧禅僧。
神游碧落虚乘鹤,兴到清漪试采菱。
报道海田瓜又熟,满前真对玉壶冰。
古崖阴翳竹间藤,箕踞空堂枕曲肱。
不耐尘容回俗客,独馀衰鬓愧禅僧。
神游碧落虚乘鹤,兴到清漪试采菱。
报道海田瓜又熟,满前真对玉壶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静坐于空堂之中,与自然和内心的宁静为伴的场景。首句“古崖阴翳竹间藤”以幽静的山崖、竹林和藤蔓构成画面的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箕踞空堂枕曲肱”描绘了诗人盘腿而坐,手臂枕在膝盖上的悠闲姿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不耐尘容回俗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不愿接待那些带尘世气息的访客。“独馀衰鬓愧禅僧”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禅僧修行生活的敬佩,暗示了自己年华已逝,但内心仍渴望达到某种精神上的纯净与和谐。
后半部分“神游碧落虚乘鹤,兴到清漪试采菱”描述了诗人想象中的超脱世界,他似乎在心灵上飞翔于碧蓝的天空,乘坐仙鹤遨游,同时在清澈的水面上采摘菱角,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报道海田瓜又熟,满前真对玉壶冰”以丰收的景象作为收尾,既是对自然循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富足的喜悦。同时,将眼前的景象比作“玉壶冰”,寓意着内心的纯净和高洁,完美地呼应了诗人的整体心境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三衢山中棠欲丛,主人自号棠陵翁。
才名已入承明第,鲍谢诗词清更丽。
东南逸士多好贤,满种棠花开绮轩。
主人早慕赤松子,归来直向鸣珂里。
春风草色绿如茵,花下小车来正频。
燕子双飞莺语滑,浥露含晞竞妍发。
东华红软多更嫣,爱尔孤芳是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