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人惠紫栗拄杖》
《谢人惠紫栗拄杖》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

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

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rénhuìzhǔzhàng
táng /

xiānzhǎngfēngqiándāngjiàn
bǎiniánshuāixiǔliùchǐsuìhán姿

xuěwàijiānsōngpíngquánbiāndàiyuèzhī
shíchūshānyóuxièjiànxiāngsuí

注释
仙掌峰:指一个形似仙人手掌的山峰,富有诗意的地点。
得:获取,得到。
何当:为何等到。
见遗:见到并被遗留下来。
百年:形容时间久远,此处比喻年老。
衰朽骨:衰老腐朽的骨头,比喻身体状况不佳。
六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现代的1.8米,这里形容人的身高,代指人。
岁寒姿:比喻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的坚韧姿态。
雪外:雪地之外。
兼松凭:依靠着松树,‘凭’有依靠、依附之意。
泉边:泉水旁边的地点。
待月欹:等待月亮升起,‘欹’倾斜,这里有静候美景之意。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出山去:离开山林,比喻离开隐居或修行之地。
犹谢:仍然感谢。
见相随:与我相伴,指对象(如友人、自然景物)的陪伴。
翻译
在仙掌峰前获得你,为何如今才让我见到并遗留。
虽已是百岁衰朽之躯,却仍保持着六尺不屈的傲骨。
雪中依傍着松树,泉边静候月影倾斜。
他日当我离开这山林,仍旧感谢你一路的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谢人惠紫栗拄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馈赠之物的珍惜与感激,以及对友情的深切表达。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这里,“仙掌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非真实存在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神圣或难以企及的境界。“何当此见遗”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馈赠的珍视与留恋。

“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杖的坚韧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时间的力量以及物品的耐久性。百年后的骨骼也许已经衰败,但这根拄杖依然保持着它六尺长的寒冷姿态。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雪后,松树和手杖并置;泉水旁,等待着明亮的月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来离开山林之时,对这根拄杖依然感激不尽,它如同朋友一般陪伴左右。这里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物品所承载的情感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根紫栗木制成的手杖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时间和友谊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其一

吴刀楚制为佩袆。纤罗雾縠垂羽衣。

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凄风夏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

兰膏明烛承夜晖。

(0)

大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0)

窗门

窗内我尝吟,几句莺歌聊畅意;

岭头花欲笑,一番春雨怕哄堂。

(0)

对联

石砚无妨留宿墨;瓦瓶随意插新花。

(0)

挽王汝为联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至中途魂断潇湘,试问他楚尾吴头,君才有几?

焚三炷香,奠三巡酒,把双泪哭干瀛海,可叹着燕南赵北,吾学其孤。

(0)

赠孙女联

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