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园莫种桃,有地须种竹。
桃树摇春风,嫣然媚红绿。
岂无一时好,终随车马足。
何如青竹枝,岁晚在幽谷。
节直心亦虚,冰霜立寒玉。
有园莫种桃,有地须种竹。
桃树摇春风,嫣然媚红绿。
岂无一时好,终随车马足。
何如青竹枝,岁晚在幽谷。
节直心亦虚,冰霜立寒玉。
这首明代童轩的《拟古》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诗人以桃树和竹子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思。首句“有园莫种桃”,暗示桃树虽有短暂的艳丽,但不宜长久;“有地须种竹”则寓意竹子的坚韧与高洁,更适合长久陪伴。
接下来,“桃树摇春风,嫣然媚红绿”形象地描绘了桃树在春风中盛开的娇艳,然而“岂无一时好,终随车马足”则揭示了这种美丽易逝,难以持久,如同繁华落尽后的尘土。“何如青竹枝,岁晚在幽谷”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淡泊与坚韧,即使在寂静的山谷中也能保持其节操。
最后两句“节直心亦虚,冰霜立寒玉”是对竹子品性的高度赞美,竹节挺直象征正直,内心空虚则寓言其谦逊,即使面对冰霜严寒,也能如寒玉般坚韧不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桃与竹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
谁家儿,矜狂痴。朝也书,暮也诗。贮粟瓶,蛛交丝。
鼠子移家住瓮底,妇呼何怒儿苦饥。
孔孟饥冻之嚆矢,开箱索卷欲焚之。
妇无悲,儿无啼。
阿翁释卷学灌畦,南山绿浪麦离离。
老雉谷谷呼晨炊,三月正当麦熟时。
小麦满筐,大麦满箕,小麦酿酒大麦麋。
麦槁燃薪麦寔米,蒸黍燥脾烹伏雌。
全身浩荡没酒池,妇歌呜呜儿跳嬉。
妇媚其士儿呼爹,老农之乐今乃知。
呜呼噫嘻,老农之乐今乃知。
早不负耜事镃基,谆谆然孔氏之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