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
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
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
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
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衙斋中的闲适生活,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联“一官雅淡似闲僧,独坐衙斋不数楹”以“一官”自指,将自己比作闲云野鹤般的僧人,独自坐在衙斋中,不拘于繁琐的官场事务,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颔联“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进一步展开画面,白石与绿竹构成清幽的背景,菊花与棋盘点缀其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秋风起时,铜鱼(古代官府中的一种报时器)的响声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海上的月亮即将落下,但仍有珍珠般的光芒照亮夜空,这样的景象既富有季节感,又充满了哲理意味,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尾联“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则由眼前的景物引申至对往昔的回忆,尤其是对春夜半时分荒鸡的鸣叫,以及马头所承载的无尽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物象芸芸,知几许、功夫来格。
更时把、荷衣芰制,从容平熨。
云淡天空诗献状,竹深花静机藏密。
对窗前、屏岫老仪刑,真颜色。商古道,谁俦匹。
评今士,谁钧敌。向平舟问雁,久间霜翮。
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
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饶华发。
月上南箕,还认得、去年星历。
知谁把、一天星象,荡摩朝昔。
若使平生浑自弃,如今老大何嗟及。
更年来、偏得钝工夫,蹉跎力。溪瘴碍,蛮烟隔。
穹壤断,江山窄。纵燕巾滥宝,楚山囚玉。
小小穷通都未问,忍闻同气相煎急。
诵虞郎、百字短长诗,忧何极。
落日下平楚,秋色到方塘。
人间袢暑难耐,独有此清凉。
龙卷八荒霖雨,鹤閟十州风露。回薄水云乡。
欲识千里润,记取玉流芳。石兰衣,江蓠佩,芰荷裳。
个中自有服媚,何必锦名堂。
吸取玻璃清涨,唤起逍遥旧梦,人物俨相望。
矫首望归路,三十六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