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凉天,天欲暝。藻井桐阴青冷。
颓墙外,正机杼缫缫,做番凄景。一声尖、一声紧。
只有离人怕听。易添恨,恨渺渺予怀,天涯路梗。
还问王孙,何自苦、悲秋成病。
替螀絮雨,对蚻啼咽,有几许情韵,都在梦初醒。
倾耳惊心,更深人静。
最难忘、鸦髻儿时,篱落呼灯弄霜影。
早凉天,天欲暝。藻井桐阴青冷。
颓墙外,正机杼缫缫,做番凄景。一声尖、一声紧。
只有离人怕听。易添恨,恨渺渺予怀,天涯路梗。
还问王孙,何自苦、悲秋成病。
替螀絮雨,对蚻啼咽,有几许情韵,都在梦初醒。
倾耳惊心,更深人静。
最难忘、鸦髻儿时,篱落呼灯弄霜影。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秋宵吟·蟋蟀》由张慎仪所作,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寂寥,以及由此引发的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慨。开篇“早凉天,天欲暝。藻井桐阴青冷”描绘出秋夜的清冷景象,夜晚降临,藻井(宫殿顶部的装饰)和梧桐树下的阴凉都显得格外寂静。
“颓墙外,正机杼缫缫,做番凄景”通过纺织声,暗示了远方的劳作和离愁,机杼声凄切,如同离人的哀思。接下来,“一声尖、一声紧。只有离人怕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别的氛围,离人对蟋蟀的叫声特别敏感,因为这声音似乎在加重他们的思念和痛苦。
“易添恨,恨渺渺予怀,天涯路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离恨如潮水般涌来,天涯阻隔,难以排解。词中“王孙”可能指的是远行之人,他们为何自我苦闷,因秋而病,词人并未明说,但通过“悲秋成病”四字,传达出深深的感伤。
“替螀絮雨,对蚛啼咽,有几许情韵,都在梦初醒”借秋虫鸣叫,营造出一种幽怨的意境,仿佛这些自然之声都在诉说着无尽的情感。深夜倾听,更觉心惊,词人回忆起儿时“鸦髻儿时,篱落呼灯弄霜影”的温馨场景,对比现实的孤寂,更显凄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离别之苦、人生无常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寒侵征袖客先知,晓角吹霜下客衣。
归兴只缘松菊晚,宦情肯为稻粱肥。
山村日落人收市,海浦风生浪打围。
怊怅诗成无便寄,夜深暗遣梦魂归。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逐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双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