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
《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日色覆平津,年光催别晨。

江帆今送客,水镜旧为人。

城阙融残雪,山河入早春。

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

(0)
鉴赏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描绘了送别友人苏一峰的情景。首句“日色覆平津”以日出东方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平津之地沐浴在阳光下,寓意着新的一天开始,也暗示旅途的启程。次句“年光催别晨”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催促着清晨的别离。

“江帆今送客”直接点出送行的主题,江上的船只承载着友人的离去,画面生动。接下来,“水镜旧为人”将目光转向江面,比喻水面如镜子映照出过往的人事,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城阙融残雪”描绘了京城的冬去春来,残雪消融,象征着友人赴京之路的清新与希望。“山河入早春”则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预示着友人在京城将迎来新的春天。

最后两句“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是对友人的临别赠言,希望他在京城的道路上能像花柳一样焕发出新生,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送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怀子苍

烂烂白眼安在哉,只今怀抱向谁开。

端知脊梁只似铁,想见舌本长如雷。

茅屋关心句突兀,藜羹不糁胸崔嵬。

江头日日望好语,有底都无驿使来。

(0)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王孙我辈人,著身一云壑。

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

天公亦好奇,与著寻山屩。

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

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

我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

白鱼能许肥,宿昔鲙叶薄。

枨香已思侬,吴齑真可作。

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

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

(0)

以淮白寄公卷

淮鱼泼泼初饱霜,赪尾宁数河之鲂。

即今谁独可寄似,风味高彻惟曾郎。

曾郎结发傍辇毂,黄羊旧厌官厨肉。

藜藿奚为便作魔,九年雷绕羁臣腹。

羁臣曩者仆射儿,裘马讵省论轻肥。

诗书堆床四壁立,畴昔裋褐操锄犁。

侬亦大是穷相人,小黠不足痴无伦。

江南江北白月底,簸弄扁舟天不嗔。

正须晚菘冒香枨,馀生要此一釜羹。

别来曷如姑问讯,看取老子终骑鲸。

(0)

入汴先寄韩子苍

软煮芋魁初不饥,天教吐出胸中奇。

追随且裹子舆饭,持似只有香岩锥。

刺船迎客菊笑处,觅句怀人霜落时。

我辈阿冯真解事,与侬细举南山诗。

(0)

同王子和过张氏小园

永夏追凉得午阴,扶藜仍有小丛林。

应怜老子腰脚健,可是禅房花木深。

卷帘高竹与佳色,隐几黄鹂供好音。

更遣惊人十样锦,并浇宿昔江湖心。

(0)

绝句二首·其一

华馆相望接使星,长淮南北已休兵。

便须买酒催行乐,更觅何时是太平。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