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恩寺》
《报恩寺》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道人足迹扫尘寰,坐看筇枝上藓斑。

豢得箨龙千尺就,却教行水绕空山。

(0)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如道士。
足迹:行走留下的痕迹。
尘寰:人间,世间。
筇枝:竹杖,古人常用竹子制作的手杖。
藓斑:青苔,生长在石头、木头上的绿色苔藓。
豢得:养得。
箨龙:竹笋的别称,因其形状似龙。
千尺:极言其高大。
行水:流水,形容竹子生长时的水分流动。
空山:荒凉或人迹罕至的山。
翻译
道士的足迹遍布世间
静坐观看竹杖上青苔斑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在报恩寺中修行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生活的深刻体悟和艺术加工。

"道人足迹扫尘寰"一句,以“扫”字领起,既形象地表达了道人的清净无为,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坐看筇枝上藓斑"则是描绘道人静坐在竹林中观赏苔藓的景致,通过对细微之物的观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欣赏和敬畏。

接着,"豢得箨龙千尺就"一句,"豢得"意指获得或捕捉,"箨龙"通常象征着山川之精,"千尺"则形容其长而蜿蜒。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界的风景与道教中神秘的生物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敬仰。

最后,"却教行水绕空山"一句,以"却"字转折,"教"字则包含了一种引导或指示之意。"行水"常被用来比喻心灵的清澈与流动,而"绕空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写。这句话通过将水的流动与山的环绕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道人的眼光,将报恩寺的自然美景与宗教修行的精神内涵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既幽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御园初夏·其二

曲岸增新涨,轻舟泛晚漪。

鸢鱼上下察,山水智仁知。

石鼎烹云细,莎茵步屧迟。

子车称四圣,夫子圣之时。

(0)

题王翚山水画册·其四

有筇倦不支,有书慵且置。

跏趺白昼静,翛然无一事。

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

(0)

初冬讨源书屋

萧斋搆重隩,秋老山容古。

鉴池霜后澄,潜鳞俯堪数。

明窗向暖曦,氍帘垂我户。

匡床一趺坐,坐久猊烟吐。

优游翰墨林,黾勉诗书圃。

安行纵未能,困学差可补。

(0)

盆菊

涂龟宁曳尾,不慕藏廊庙。

山木宁栖崖,青黄非所好。

黄花隐逸材,倜傥寡同调。

卉谱偶传名,艺苑谁能貌。

花师鲜法眼,视比春葩耀。

杯水引滋溉,圆盆作幽隩。

枝干受束缚,犹诩人工妙。

杞柳为杯棬,戕贼性已拗。

绳墨厥天然,俯仰任其诏。

垂头绽冷芳,恐被柴桑笑。

剪翅来孤鹤,引吭一相吊。

(0)

晓起

鸦啼度空宇,雀醒喧霜干。

怯寒未出户,夜气观平旦。

栖迟待章奏,义府堪流玩。

须臾金乌上,明窗朗书案。

修绠汲理渊,先登仰道岸。

(0)

万泉郊园十咏·其五石

地僻石亦苍,莓苔篆狞怪。

俨如冠且裳,自学颠翁拜。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