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雨如雾霏,送爽不致泞。
宁惟利行旅,宜麦资农政。
密云尽归岫,晚晴碧霄净。
徘徊坐离宫,松月清光映。
景佳意亦适,点笔因属咏。
丝雨如雾霏,送爽不致泞。
宁惟利行旅,宜麦资农政。
密云尽归岫,晚晴碧霄净。
徘徊坐离宫,松月清光映。
景佳意亦适,点笔因属咏。
此诗描绘了雨后晚晴之景,细腻入微,情感丰富。首句“丝雨如雾霏,送爽不致泞”以轻柔的丝雨起笔,既描绘了雨的细腻,又暗示了雨后的清爽,却不至于积水成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与独到理解。
接着,“宁惟利行旅,宜麦资农政”两句,由自然景象转向对农业的关怀,表达了雨后有利于旅行和农作物生长的意义,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
“密云尽归岫,晚晴碧霄净”描绘了雨后云散天晴的景象,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的纯净,展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风貌,同时也寓意着事物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清新与明净。
“徘徊坐离宫,松月清光映”则转而描写诗人独自坐在离宫中,周围是松树与月光的映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思。
最后,“景佳意亦适,点笔因属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满足,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意愿,体现了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情怀。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翩翩翠羽。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多少呢喃意绪。尽日向、流莺分诉。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