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古风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汪藻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古文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中首先提到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如同浮云般散落,而篆籀(篆书和籀文)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隶逐渐成为主流,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往往追逐于草隶的流行,却忘记了其根源——篆籀,比喻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遗忘。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这一句用鸡和鹜(鸭子)的比喻,讽刺了人们对于文字艺术的浅薄追求,忽视了其内在价值。随后,诗人提到了鲁漆书和周石鼓,这些都是古代珍贵的文字艺术品,强调了传统书法的宝贵性。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这里提到的阳冰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尽管他生活在较晚的时代,但他的书法技艺却能流传千古,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接下来,诗人赞扬了骑省(官职名),认为他是值得尊敬的继任者。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描述了在明亮的窗户下展开小卷轴的情景,诗人对这件作品感到惊叹,甚至拍手称赞。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过去只熟悉筝笛等乐器的音乐,未曾接触过书法艺术,直到看到这幅作品后,才真正理解了音乐与舞蹈与书法之间的关联。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韶濩堂可能是指一个展示或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的场所,干羽则是古代舞蹈中的道具,这里用来形容书法艺术的美妙。诗人表示,只有亲身体验过这样的艺术氛围,才能真正认识到书法之美。

最后,“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描述了诗人尝试模仿书法作品时的情景,虽然努力模仿,但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弄得墙壁上都是墨迹,如同孩子乱涂乱画一般。这反映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谦逊态度。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诗人自嘲自己已经沉迷于书法艺术,即使年岁已高,仍然乐此不疲,但这种痴迷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和辛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诗人将借来的书法作品归还给吴禹功,并以韩愈作为比较对象,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文字艺术的赞美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病中放言五首·其四

寓意平生止墨卿,转喉无奈触钱神。

敢将名利期当世,直欲文章似古人。

积雨尚添门外辙,颠风不扫甑间尘。

倦游傥有凌云赋,肯为黄金巧致身。

(0)

次韵张晋彦书事

颉利何时缚,康居久未灰。

天威如自震,敌势不难摧。

日月丹心在,风尘白眼开。

受降城旋筑,且缓羽书来。

(0)

悼老琼二首·其二

江水东流湖水西,水边花落梦回时。

南屏山下风吹土,犹作萧萧暮雨垂。

(0)

栽梅

人将妆额半凌晨,天与仙风自绝尘。

岁晚相逢有如此,为君传取雪中真。

(0)

昙花亭供茶戏作二首·其二

一声钟磬有无中,楼阁山林本自空。

不向云端呈伎俩,犹来盏里现神通。

(0)

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戏作四绝句·其一

眈眈出柙小于菟,犹意他年见画图。

养汝由来得无患,却惊赤手竞编须。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