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阁青红天半倚。万里归舟,更近阑干舣。
木落山寒凫雁起。一声渔笛沧洲尾。
千古文章黄太史。扪虱高风,长照冰壶里。
何以荐君秋菊蕊。癯瓢为酌西江水。
杰阁青红天半倚。万里归舟,更近阑干舣。
木落山寒凫雁起。一声渔笛沧洲尾。
千古文章黄太史。扪虱高风,长照冰壶里。
何以荐君秋菊蕊。癯瓢为酌西江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与淡泊明志的情怀。开篇"杰阁青红天半倚",设定了一个仙境般的高阁,半依蓝天,显得格外清俊。紧接着"万里归舟,更近阑干舣",诗人通过对远方归来的舟船和更进一步靠岸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感。
接下来的"木落山寒凫雁起",则是以秋天的萧瑟景象来烘托一种清冷脱俗的情境。"一声渔笛沧洲尾"中,渔人吹奏的笛子声响在远古的沧洲之尾,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隐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
"千古文章黄太史"一句,通过赞颂唐代文学家黄太史的文章永恒流传,以此表达自己对于文學艺术的追求与敬仰。"扪虱高风,长照冰壶里"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以扪虱(一种清澈透明的水质)比喻文章的纯净和深邃,以此自诩自己的文学造诣。
最后两句"何以荐君秋菊蕊。癯瓢为酌西江水",诗人借秋菊的高洁来推荐给友人,这里的“荐君”充满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而以瓢舀水饮酒,则表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自在逍遥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古代文学家的崇高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學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朋友的赞美与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