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同衣·其一》
《挽同衣·其一》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有地皆堪隐,云胡独指西。

劫烧翻浊焰,刹说听新题。

春荠挑蘋渚,秋荷缀稻畦。

觉天无落月,耿耿印苕溪。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挽同衣(其一)》中的片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有地皆堪隐”,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和认同,认为在任何地方都适宜于隐居避世,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接着,“云胡独指西”一句,似乎是在询问或感叹为何偏偏要指向西方作为隐居之地,引人思考隐居地点的选择背后的意义。

“劫烧翻浊焰,刹说听新题”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混乱与秩序、旧与新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新事物的接纳和聆听。

“春荠挑蘋渚,秋荷缀稻畦”描绘了一幅四季变换、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春日里荠菜在水边生长,秋季里荷花点缀在稻田之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丰收的喜悦。

最后,“觉天无落月,耿耿印苕溪”则以夜空中的明月与苕溪的倒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个画面静谧而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循环和宇宙真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九月八日高侍御朱秋卿携酒拉王方伯暨余取道苕溪遍游浮碧归云伏虎道场诸胜即席赋此纪怀·其一

浮碧风枝怜翠竹,道场秋朵觅金莲。

冷香泛斝难辞醉,老马寻山易著鞭。

览胜讵知邻九日,题名偶得伴诸贤。

太湖天目频招手,谁道真游不是仙。

(0)

寄马君武柏林时读所著新文学·其一

忆昔匆匆别,于今又几春。

江山非故国,身世感劳薪。

意气能无恙,文章各有神。

莱茵河畔水,照汝俊游人。

(0)

题夏内史集·其五

战骨松山夕照黄,辽西妖梦太轻狂。

剧怜汉贼洪亨九,不道人间有夏郎。

(0)

胡宗武琴初之母汪太夫人六十寿诗

紫江好兄弟,才名瞻由偶。

所自今成国,家风播人口。

岿然翘女宗,慈俭犹龙守。

赁庑揽胜区,娱抱天能厚。

吹嘘湖山气,辉寐插箕斗。

二子解养志,浊世不受垢。

秋清飞鹊笑,桂馨澹流户。

仰接初阳台,餐霞千万寿。

(0)

初春携家青溪

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

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

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

返复探数历,昭朗披新濯。

积岁狎青溪,风月对残酌。

猥羁江海役,绳绠系两脚。

晨霁春采动,发兴指东郭。

片舸萦波澜,柳芽烟漠漠。

铁栅木栏干,莺燕相照灼。

戛舷飞笑语,天物偕宿诺。

袅袅一线魂,絪缊结芳壑。

迤东丽楼台,妇家所卜筑。

维船攀欹岸,群稚奔跑犊。

遮以迎笑儿,牵引入深竹。

兹区信旷奥,峦岫有边幅。

终期茅一把,老死作邻曲。

谁敢谓必然,蛟虬长眩目。

(0)

中秋雨霁宴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庄舟中看月

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

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

馀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

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