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皆堪隐,云胡独指西。
劫烧翻浊焰,刹说听新题。
春荠挑蘋渚,秋荷缀稻畦。
觉天无落月,耿耿印苕溪。
有地皆堪隐,云胡独指西。
劫烧翻浊焰,刹说听新题。
春荠挑蘋渚,秋荷缀稻畦。
觉天无落月,耿耿印苕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挽同衣(其一)》中的片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有地皆堪隐”,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和认同,认为在任何地方都适宜于隐居避世,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接着,“云胡独指西”一句,似乎是在询问或感叹为何偏偏要指向西方作为隐居之地,引人思考隐居地点的选择背后的意义。
“劫烧翻浊焰,刹说听新题”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混乱与秩序、旧与新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新事物的接纳和聆听。
“春荠挑蘋渚,秋荷缀稻畦”描绘了一幅四季变换、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春日里荠菜在水边生长,秋季里荷花点缀在稻田之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丰收的喜悦。
最后,“觉天无落月,耿耿印苕溪”则以夜空中的明月与苕溪的倒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个画面静谧而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循环和宇宙真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浮碧风枝怜翠竹,道场秋朵觅金莲。
冷香泛斝难辞醉,老马寻山易著鞭。
览胜讵知邻九日,题名偶得伴诸贤。
太湖天目频招手,谁道真游不是仙。
紫江好兄弟,才名瞻由偶。
所自今成国,家风播人口。
岿然翘女宗,慈俭犹龙守。
赁庑揽胜区,娱抱天能厚。
吹嘘湖山气,辉寐插箕斗。
二子解养志,浊世不受垢。
秋清飞鹊笑,桂馨澹流户。
仰接初阳台,餐霞千万寿。
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
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
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
返复探数历,昭朗披新濯。
积岁狎青溪,风月对残酌。
猥羁江海役,绳绠系两脚。
晨霁春采动,发兴指东郭。
片舸萦波澜,柳芽烟漠漠。
铁栅木栏干,莺燕相照灼。
戛舷飞笑语,天物偕宿诺。
袅袅一线魂,絪缊结芳壑。
迤东丽楼台,妇家所卜筑。
维船攀欹岸,群稚奔跑犊。
遮以迎笑儿,牵引入深竹。
兹区信旷奥,峦岫有边幅。
终期茅一把,老死作邻曲。
谁敢谓必然,蛟虬长眩目。
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
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
馀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
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