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折道旁柳,相送道旁人。
行人视无用,弃掷随车尘。
折来既弃掷,赠之有何情。
本不管别离,别离情自生。
三复章台词,再和阳关曲。
旧恨与新愁,几换依依绿。
不如且休折,留与归鸦宿。
但使树多阴,归鸦来自熟。
攀折道旁柳,相送道旁人。
行人视无用,弃掷随车尘。
折来既弃掷,赠之有何情。
本不管别离,别离情自生。
三复章台词,再和阳关曲。
旧恨与新愁,几换依依绿。
不如且休折,留与归鸦宿。
但使树多阴,归鸦来自熟。
这首《折杨柳》以折柳赠别为题材,描绘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攀折道旁柳”这一动作,将离别的场景具象化,柳树成为了离别情感的载体。接着,“相送道旁人”一句,点明了送行的主题,而“行人视无用,弃掷随车尘”则表达了行人对柳枝的忽视与抛弃,象征着离别时的冷漠与无情。
“折来既弃掷,赠之有何情”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解与质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接下来,“本不管别离,别离情自生”揭示了柳树与别离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却能引发人们内心的离愁别绪,强调了情感的内在性与普遍性。
“三复章台词,再和阳关曲”引用了古代送别时唱的《阳关三叠》曲调,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暗示了离别主题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旧恨与新愁,几换依依绿”将离别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每一次离别都伴随着新的忧伤和回忆的重演,绿叶的更迭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情感的循环。
最后,“不如且休折,留与归鸦宿。但使树多阴,归鸦来自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折柳行为的反思,建议保留树木的完整,让它们为归来的鸟儿提供栖息之所,寓意着在离别中寻找另一种和谐与共存的方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团聚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折柳赠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友情之重,以及对自然与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
一杯渭酒劝诗豪,杨柳西风拂去袍。
行路正当金虎壮,登云不惮石龙高。
水悬岩白惊残雪,日漾溪红认落桃。
记取奚囊新句得,月三四幅寄东皋。
閒却清尊掩缥囊,病来无故亦凄凉。
江南春草旧行路,因送归人更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