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梅室长》
《寄梅室长》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君家先祖隐吴门,即日追游往事存。

若向明时奏飞牍,并将康济息元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ishìcháng
sòng / lín

jūnjiāxiānyǐnménzhuīyóuwǎngshìcún

ruòxiàngmíngshíqínfēibìngjiāngkāngyuányuán

翻译
你的家族祖先曾隐居在吴地,今日追忆往事仍然清晰。
如果在太平盛世上书建言,定能为百姓带来安康和救济。
注释
君家:你的家族。
先祖:祖先。
隐:隐居。
吴门:吴地。
即日:今日。
追游:追忆。
往事:过去的事情。
存:清晰。
若:如果。
向:向来。
明时:太平盛世。
奏:上书。
飞牍:快速的文书。
并:并且。
将:会。
康济:使…安康。
息:停止,解决。
元元: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寄梅室长》。诗中,诗人以梅室长的家族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世的期望。"君家先祖隐吴门"一句,描绘了梅室长家族的渊源,暗示其祖先曾隐居在吴地,具有高洁的品性。"即日追游往事存"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和历史的怀念,认为这些往事仍有其价值和意义。

后两句"若向明时奏飞牍,并将康济息元元",诗人进一步寄寓了对梅室长的期许,希望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能够积极进言,提出有益于民生的建议,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福祉。这里的"飞牍"象征着快速有效的奏章,"康济"意指宽裕救济,"元元"则代指平民百姓。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敬仰,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宿隐者居

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

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0)

惜花

淡淡西园日又垂,一尊何忍负芳枝。

莫言风雨长相促,直是晴明得几时。

心破只愁莺践落,眼穿唯怕客来迟。

年年使我成狂叟,肠断红笺几首诗。

(0)

送王郎中之官吉水

南望庐陵郡,山连五岭长。

吾君怜远俗,从事辍名郎。

移户多无土,春蚕不满筐。

惟应劳赞画,溪峒况彊梁。

(0)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皇纲归有道,帝系祖玄元。

运表南山祚,神通北极尊。

大同齐日月,兴废应乾坤。

圣后趋庭礼,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观,万国贺深恩。

锡宴云天接,飞声雷地喧。

祥光浮紫阁,喜气绕皇轩。

未预承天命,空勤望帝门。

(0)

江馆秋思因成自勉

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

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

声名都是幻,穷达未能忧。

散逸怜渔父,波中漾小舟。

(0)

江南重会友人感旧二首·其二

长江落照天,物景似当年。

忆昔携村酒,相将上钓船。

狂歌红蓼岸,惊起白鸥眠。

今日趋名急,临风一黯然。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