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隐者居》
《宿隐者居》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

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yǐnzhě
táng / xiányòng

yǒngliánqīngyīnjūnshízàojūn
zhúfēinányǎnyuèyánshùyányún

shǔniǎozhěnqiánhánquánmèngwén
yòusuíjiǒngránfēn

注释
永日:整日。
躁君:急躁的先生。
竹扉:竹制门扉。
岩树:山岩上的树木。
延云:招来云雾。
曙鸟:曙光中的鸟儿。
寒泉:寒冷的泉水。
计吏:负责记录和执行政令的官员。
鸡鹤:这里比喻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
翻译
整日连接着清冷的夜晚,因为您我才认识了那位急躁的先生。
竹制的门扉难以遮挡月光,山岩上的树木容易招来云雾缭绕。
曙光中的鸟儿在枕头前醒来,寒冷的泉水声在梦中也能听见。
接下来我又要跟随计吏出行,与鸡鹤分别,生活将大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夜晚的宁静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的向往与期待,这个"因君"暗示着某种原因或动机使得诗人对夜晚有特别的情愫,可能是为了逃避世俗纷扰,也或许是为了内心世界的沉淀。

接下来的"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则展示了自然景观与夜晚的融合。竹子虽然可以作为遮蔽物,但无法完全挡住那轮明亮的月亮;而岩石和树木却轻松地让云朵在其间穿梭。这两句既描写了环境,也象征着隐逸者的内心世界,虽有所求,却又不强求。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则是对清晨景观的细致刻画。鸟儿在黎明时分就在枕边发出叫声,而那远处的泉水声响,在诗人的梦中回荡。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夜晚与早晨之间的平滑过渡。

最后"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和顺应。"计吏"暗示着官府中的行政事务,而"鸡鹤迥然分"则是对白天与黑夜界限分明的一种比喻,可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种种琐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者夜晚的宁静生活,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内心世界之丰富以及生活之平衡态度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其一

采采南山下,绿叶发长茎。

素葩湛嫣香,玛瑙条疏英。

言树高堂背,以写忘忧情。

况兹宝婺光,九十常敷荣。

(0)

即事·其一

君王真省岁,曾否喻闾阎。

不信春秋传,都宜甲子占。

官租天下损,市禁日中严。

似负求言意,囊封有忌嫌。

(0)

张义姑诗

贞木非兔丝,根抱不相离。

宁为独栖燕,视此屋间儿。

岂不念偕飞,此儿不可携。

妇道贵从人,一去志愿乖。

东家嫂自由,门内我当支。

将身代嫂守,将心报父母。

生男幸抱孙,生女拌人妇。

苍天不可知,孙大经女手。

(0)

咏白莲十首·其四

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

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0)

咏白莲十首·其一

每轴风帘失醉颜,素衣何日步人间。

分明一夜槛前立,不见房中旧玉环。

(0)

春三日侍诸父泛舟桃花坞·其一

三十春光晓望初,仙城谁问武陵渔。

孤村潮上堪移舸,万树溪深拟结庐。

醉色宜沾红雨乱,胜情真与锦茵舒。

得随杖履须行乐,回首元都事总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