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
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
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这首诗描绘了白莲在江边的清雅与高洁,以及世间的红尘对这份纯净的侵蚀。首句“水月灵因一样光”以水中的月光喻指白莲的圣洁与清灵,两者共存于同一片光明之中,强调了白莲如同水中之月般超凡脱俗的特质。次句“暴心还愿待秋阳”则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白莲在秋季阳光下绽放,实现内心愿望的期待,或是象征着白莲在经历风雨后,依然能保持其纯洁与坚韧的精神。然而,最后一句“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在如此清幽的江边,也无法避免世俗尘埃的侵扰,暗示了即便白莲再如何高洁,也难以逃脱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可能被世俗所玷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人类社会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保持内心纯净与追求高洁品质的渴望。
卌载游踪记。尽思量、不成片段,有头无尾。
原草盛衰萍聚散,江上愁心无际。
算只有、狂名盈耳。
除是当年朱公叔,谅平生、湖海元龙气。
歧路感,入宫忌。郎官星傍云霄起。
奏通明、匆匆乞外,谏君无计。
辛苦三州偿一梦,风景新亭渐异。
复何忍、茫茫对此。
笑揖陶家门前柳,揽满湖、烟雨归舟系。
耕负郭,定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