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载游踪记。尽思量、不成片段,有头无尾。
原草盛衰萍聚散,江上愁心无际。
算只有、狂名盈耳。
除是当年朱公叔,谅平生、湖海元龙气。
歧路感,入宫忌。郎官星傍云霄起。
奏通明、匆匆乞外,谏君无计。
辛苦三州偿一梦,风景新亭渐异。
复何忍、茫茫对此。
笑揖陶家门前柳,揽满湖、烟雨归舟系。
耕负郭,定迟未。
卌载游踪记。尽思量、不成片段,有头无尾。
原草盛衰萍聚散,江上愁心无际。
算只有、狂名盈耳。
除是当年朱公叔,谅平生、湖海元龙气。
歧路感,入宫忌。郎官星傍云霄起。
奏通明、匆匆乞外,谏君无计。
辛苦三州偿一梦,风景新亭渐异。
复何忍、茫茫对此。
笑揖陶家门前柳,揽满湖、烟雨归舟系。
耕负郭,定迟未。
这首《金缕曲》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金兆蕃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开篇“卌载游踪记”,以“卌”字(四十)点明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回忆与反思。接下来的几句“尽思量、不成片段,有头无尾”,表达了诗人对记忆中片段化、不连贯的生活经历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难以把握的无奈。
“原草盛衰萍聚散,江上愁心无际”,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和内心的愁绪,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广阔而深邃的情感世界。“算只有、狂名盈耳”,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或他人在世间的名声与行为的反思,或许是对某种放纵、不羁生活的自嘲或自省。
“除是当年朱公叔,谅平生、湖海元龙气”,这里引用历史人物朱公叔的故事,借以表达对自由、豪迈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束缚的不满与反抗。“歧路感,入宫忌”,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以及对权力、政治环境的敏感与警惕。
“郎官星傍云霄起,奏通明、匆匆乞外,谏君无计”,这一段描述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涯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辛苦三州偿一梦,风景新亭渐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努力与牺牲的回顾,以及对当前环境变化的感慨。
“复何忍、茫茫对此”,直抒胸臆,表现了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笑揖陶家门前柳,揽满湖、烟雨归舟系”,通过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避世的渴望。“耕负郭,定迟未”,最后两句则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不确定态度收尾,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金缕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
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
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榴花半吐。
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浮荣何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
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
一枕江南好梦,泛孤棹、轻烟细雨。
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鸳瓦霜轻,玳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
积厚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
妙龄秀发,庆谢庭、兰玉争妍。
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阴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
玉函高篆,仙风道骨,锡与长年。
最好素秋新霁,对画堂、高启宾筵。
何妨纵乐笙歌,剩举觥船。
天子不尝阳羡茶,二百年馀吾侬咨嗟。
可是吾侬咨嗟休,涛江春色远含羞。
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
故不敢西争去贵嗜,最宜东来同羁愁。
人生趣尚有穷达,草木还亦如人不。
谁家弃妇泪未乾,忍对孤鸿暮影寒。
赵卿虾菜且良食,莫教归梦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