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罢春眠衬落红,耻随狸隐绣帘栊。
主恩报后金铃解,溷迹桃源洞府中。
猎罢春眠衬落红,耻随狸隐绣帘栊。
主恩报后金铃解,溷迹桃源洞府中。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狩猎归来后的场景,诗人躺在春天的山坡上,身边是散落的花瓣,似乎在享受宁静与闲适。他不愿像狸猫般隐藏于华丽的帘幕后,而是选择坦然面对。"耻随狸隐绣帘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虚荣的不屑,更愿意在自然与简朴中生活。
"主恩报后金铃解"暗示了诗人可能曾受恩于某位权贵,但在报答之后,他选择了放下名利束缚,仿佛解开了象征权势的金铃。"溷迹桃源洞府中"则以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的理想,希望在如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禅性虽无著,偏亲奈白头。
直应飞锡到,方是倚门休。
雪里犹思去,花前岂易留。
如何迎侍得,住近免离愁。
君移棠树民皆喜,我住东郊却懒誇。
拙性怕逢诗债主,病身愁见酒雠家。
郢词温润如丝雨,蜀纸鲜明似绮霞。
况是已经仙手和,点头空使角冠斜。
书生不知分,奉诏行三军。
赤手张空弮,幸脱貔虎群。
四海莲华峰,濂溪涨清芬。
拟求一勺水,浣我三斗尘。
翠潋明夕霏,晴云荡朝氛。
重上夫子堂,謦咳如有闻。
池莲已濯濯,庭草长忻忻。
重惟夫子书,千古披昏嚚。
善恶萌于几,阴阳互而分。
一落俗儒喙,哓哓齿穿龈。
流传岂不广,世道滋放纷。
书生屡乞骸,归耕故山云。
愿言与同志,相期任斯文。
《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诏俾臣了翁以佥书枢密院奏事既上还山之请乃休沐日丁丑与宾佐谒濂溪先生祠宾主凡二十有二谓是不可无纪也遂以明道先生云淡风轻之诗分韵而赋而诗有二言有四言同一韵者则二客赋之了翁得云字》【宋·魏了翁】书生不知分,奉诏行三军。赤手张空弮,幸脱貔虎群。四海莲华峰,濂溪涨清芬。拟求一勺水,浣我三斗尘。翠潋明夕霏,晴云荡朝氛。重上夫子堂,謦咳如有闻。池莲已濯濯,庭草长忻忻。重惟夫子书,千古披昏嚚。善恶萌于几,阴阳互而分。一落俗儒喙,哓哓齿穿龈。流传岂不广,世道滋放纷。书生屡乞骸,归耕故山云。愿言与同志,相期任斯文。
https://shici.929r.com/shici/3ePgc3.html
只从元日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
买酒买符酬旧社,宜蚕宜麦祝新田。
般添和气开花柳,嗺送韶华入管弦。
我本田间饭牛者,偶来解后亦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