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诏俾臣了翁以佥书枢密院奏事既上还山之请乃休沐日丁丑与宾佐谒濂溪先生祠宾主凡二十有二谓是不可无纪也遂以明道先生云淡风轻之诗分韵而赋而诗有二言有四言同一韵者则二客赋之了翁得云字》
《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诏俾臣了翁以佥书枢密院奏事既上还山之请乃休沐日丁丑与宾佐谒濂溪先生祠宾主凡二十有二谓是不可无纪也遂以明道先生云淡风轻之诗分韵而赋而诗有二言有四言同一韵者则二客赋之了翁得云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古风

书生不知分,奉诏行三军。

赤手张空弮,幸脱貔虎群。

四海莲华峰,濂溪涨清芬。

拟求一勺水,浣我三斗尘。

翠潋明夕霏,晴云荡朝氛。

重上夫子堂,謦咳如有闻。

池莲已濯濯,庭草长忻忻。

重惟夫子书,千古披昏嚚。

善恶萌于几,阴阳互而分。

一落俗儒喙,哓哓齿穿龈。

流传岂不广,世道滋放纷。

书生屡乞骸,归耕故山云。

愿言与同志,相期任斯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表达了书生对儒家教诲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追求。首句“书生不知分,奉诏行三军”揭示了书生身份的转变,从读书人变为接受朝廷命令的官员。接下来,“赤手张空弮,幸脱貔虎群”描绘了他在军队中的经历,虽无武器但幸运逃脱危险。

“四海莲华峰,濂溪涨清芬”借景抒怀,将濂溪比作道德的源泉,表达对濂溪先生(周敦颐)学说的敬仰。诗人渴望洗涤心灵上的尘埃,“拟求一勺水,浣我三斗尘”,体现了对纯净精神的向往。

“翠潋明夕霏,晴云荡朝氛”描绘了自然景色,暗示心境的澄清。诗人再次回到夫子堂,“謦咳如有闻”,仿佛能感受到先贤的教诲。他感慨池塘莲花的洁净和庭草的生机,表明自己对儒家经典的深入领悟。

最后,诗人表示要回归田园,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守儒家之道,“书生屡乞骸,归耕故山云”,并期待与同志共同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儒家精神的坚守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宴琼林苑

鸣跸高登秋暮天,西郊辇路直如弦。
梨园花覆千官醉,愈觉君恩湛湛然。

(0)

贺苏邛州移鼎州兼呈八座四绝

白鹤山头留几时,白鹤池畔歌来迟。
浮邱伯去无消息,老眼而今傥见之。

(0)

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

稚老丁宁劝复回,烟霾秋静九关开。
定知青琐黄扉去,那得朱旛皂盖来。

(0)

张府君挽诗

频年来往郑公乡,邂逅论文膝上郎。
已讶树风增感叹,忽闻薤露送凄凉。

(0)

挽李提刑久善

大江南畔按澄初,兵弄潢池悉就俘。
坐使奔鲸无脱网,当时悬鼓不鸣桴。
后来盗起螺川震,却恨公归蜀道趋。
但使国侨长在郑,定知卖剑化萑蒲。

(0)

贺宋嗣宗除岳阳守五绝

暂驾湖山两毂华,便应云海去乘槎。
蓬莱弱水而今近,看上鳌峰判五花。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