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0)
翻译
唐朝的高官府邸,恐怕再无其他。
请看庭院前的树木,曾有佳人在此屋内攀折。
流传的故事渐渐失真,老一辈的人也抵挡不住时光流逝。
试着问问,归隐山林后,那孤独的翠石见证了多少往事。
注释
唐朝:指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宅:贵族或官员的住宅。
攀:攀折,摘取。
屋里姝:屋内的女子,可能指宅院的主人或与宅院有关的人物。
流传:广为传播,代代相传。
遗老:指年老的前辈,这里可能指对过去了解较多的人。
徂:流逝,消逝。
归登物:归隐山林的事物,可能指自然景物。
翠石:青翠的石头,常用来象征古老或静谧。
孤: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唐朝卿相宅院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他通过庭前的树木,联想到曾经在此居住的女子,暗示了宅院昔日的繁华与人事的流转。"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老一辈记忆中过去的怀念。最后,诗人以"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收尾,寓意着即使人事如梦,自然的景色依然独立不改,给人以宁静与永恒之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诗风的沉稳和深沉。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赋得武夷山送陈孟敷之三衢

亭亭溪上峰,彩翠乱晴日。

奇崖与怪壑,杳霭看无极。

寒渠石濑漱,野径烟萝密。

猿响夕阴沈,松鸣夜风疾。

传云羽仙客,昔此鍊金液。

鹤驾虽已遥,空坛想行迹。

苍然旧台观,冷落依泉石。

丹光晴更发,紫气朝还集。

九曲别时多,凭君访寥阒。

(0)

答客问长生

早从勾漏觅真玄,绝粒餐霞亦枉然。

几被丹书将我误,实无口诀为君传。

流年渐老空惭镜,沧海何时更作田。

元运自长人自促,不如醉卧白云边。

(0)

詶纪山见寄韵

别离二十载,书到见交情。

始信山居好,益怜诗韵清。

花开宋玉宅,云抱楚王城。

何处思君切,秋高古北平。

(0)

再过柏井驿将别任柏溪铠

十载题诗处,青山满驿门。

与君今日别,白发向中原。

客路看春树,寒灯照夜言。

明朝故关上,回首一销魂。

(0)

题画

溪头春水碧粼粼,溪上春山绝点尘。

不信白云都占尽,也应茆屋有閒人。

(0)

霜花

丰山半夜动钟时,露结琼花碧瓦滋。

天上曾闻青女降,人间应讶玉簪遗。

扶桑曙色偏相妒,太华秋容宛更疑。

晴倚画栏相对久,凄凄应恨晓风吹。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