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武夷山送陈孟敷之三衢》
《赋得武夷山送陈孟敷之三衢》全文
明 / 郑关   形式: 古风

亭亭溪上峰,彩翠乱晴日。

奇崖与怪壑,杳霭看无极。

寒渠石濑漱,野径烟萝密。

猿响夕阴沈,松鸣夜风疾。

传云羽仙客,昔此鍊金液。

鹤驾虽已遥,空坛想行迹。

苍然旧台观,冷落依泉石。

丹光晴更发,紫气朝还集。

九曲别时多,凭君访寥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自然美和人文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武夷山的山峰、奇崖、怪壑、寒渠、野径、猿声、松鸣等自然景观一一展现,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亭亭溪上峰,彩翠乱晴日。” 开篇即以“亭亭”形容山峰高耸挺拔,与“彩翠”、“晴日”相映成趣,展现出山色在阳光照耀下的斑斓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奇崖与怪壑,杳霭看无极。” 描述了山中奇形怪状的岩石和深邃的山谷,仿佛无尽的神秘世界等待着探索者去发现。

“寒渠石濑漱,野径烟萝密。” 通过“寒渠”、“石濑”、“野径”、“烟萝”,展现了山间清幽静谧的自然环境,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猿响夕阴沈,松鸣夜风疾。” 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的景象,猿猴的啼叫声在沉寂的夕阳下回荡,夜晚松林中的风声则显得更加急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传云羽仙客,昔此鍊金液。” 提及古代传说中的羽仙在此地炼制仙丹,增添了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这方山水不仅自然美,更有神话色彩。

“鹤驾虽已遥,空坛想行迹。” 鹤驾已远去,但留下的空坛和仙人的行迹仍让人浮想联翩,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忆。

“苍然旧台观,冷落依泉石。” 描述了古老的台观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苍老而冷清,但仍依傍着泉水和岩石,保持着其原有的风貌。

“丹光晴更发,紫气朝还集。” 指的是晴天时,丹霞的光芒更加耀眼,早晨时,紫色的云气又聚集起来,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九曲别时多,凭君访寥阒。”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陈孟敷的祝福,希望他能在这片辽阔寂静的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武夷山深厚情感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历史的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山水之作。

作者介绍

郑关
朝代:明   字:公启   籍贯:福建闽县

福建闽县人,字公启。师事林鸿。与弟郑阎皆能诗。有《石室遗音》。
猜你喜欢

雨后十首·其六

遥看三角山,正在云生处。

日暮山中人,空攀荔枝树。

(0)

寄世恩爱日楼

东曹昔赋望云行,南国今传受日名。

九折岂忘回驭志,百年真慰倚门情。

江乡春水鲥鱼至,海岸冬雷竹笋生。

珍重楼中调膳者,此身何止万金轻。

(0)

汉将祠

嵯峨高岭入云平,岭上人传汉将名。

殊域岁时供祭祀,千秋祠庙著神明。

古墙不辨丹青色,深夜犹闻剑戟声。

下马独来询旧事,残碑无字纪南征。

(0)

弘道书院

梁栋起层云,松筠散夕曛。

九嵏瞻泰岱,清渭接河汾。

冠盖时时集,弦歌夜夜闻。

登堂持节印,衰薄愧斯文。

(0)

寺僧留宿

留宿频经夜,虚空断俗缘。

独吟依野衲,不寐听山泉。

水月人间地,香灯象外天。

何时谢城郭,来此共安禅。

(0)

赠望之五首·其二

清晨送远人,弭驾北城隈。

北城一何脩,前临古时台。

俛仰故乡域,一如平生怀。

季冬严风发,积雪皑皑皑。

念子徂远路,郁结不能开。

中林寒卉寂,树木何摧颓。

安得春华敷,采掇以相贻。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