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起层云,松筠散夕曛。
九嵏瞻泰岱,清渭接河汾。
冠盖时时集,弦歌夜夜闻。
登堂持节印,衰薄愧斯文。
梁栋起层云,松筠散夕曛。
九嵏瞻泰岱,清渭接河汾。
冠盖时时集,弦歌夜夜闻。
登堂持节印,衰薄愧斯文。
这首诗描绘的是弘道书院的景象,通过梁栋高耸入云,松竹悠然映照夕阳,展现出书院的壮观与宁静。诗人远望见泰山般的崇高,清渭河水与黄河、汾水相连,象征着学问的源远流长。书院中官员和学者云集,弦歌不绝于耳,夜夜读书声琅琅,体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诗人以持节印的身份登堂,深感自身才学浅薄,对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敬意和自省。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知识与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的谦逊之情。
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閒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剑不用置履,柏非可为舟。
古来倜傥士,渠肯甘凡流。
君材早迈往,华问驰交游。
高文笔如扫,隽辨舌不留。
白黑自了了,皮里藏阳秋。
拥卷得渊旨,奋辞祛缪悠。
身虽不求人,政自人所求。
恢恢有馀刃,所见无全牛。
亨衢恐不免,位遇岂足忧。
初官三语掾,审克裨藩侯。
退公丰暇裕,问学日益羞。
行为孔独诵,端以贾长头。
嗟余过立境,没没谢蕴修。
广文一饭足,其他非所谋。
胜境定时访,良书亦可收。
但恐与君别,无复往朋俦。